【連網】 (記者 黃威 通訊員 陳娟)
排隊練車,練了沒一會兒就下來了;為練車請假,耽誤工作;個別教練存在吃拿卡要現象……不少市民在學車時,都多多少少遇上這樣那樣的“囧事”。目前,我市大力推廣的“先培后付”、“預約培訓”模式,讓港城市民學駕照不再難。
市民學駕照 “囧事”真不少
隨著私家車的普及,適齡人群擁有一本駕照成為“標配”。然而,擁有一本駕照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在學車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要遭遇一些“囧事”。
“為了練車,我跟單位請假,結果一輛教練車有六七個學員在排隊,半天也沒練半小時!”說起學駕照的囧事,在我市一所高校工作的李老師很感慨,因為年齡偏大,而且工作比較忙,在駕校學車的效率又太低,他的科目二已經考了兩次沒有通過。前前后后折騰快一年了,駕照還沒到手。
“我原來找的另外一個教練報的名,后來我嫌練車地點太遠,就把我協調到現在這個教練這里練車。但是現在這個教練對我的態度就是跟別人不一樣,別人練10分鐘,我最多練5分鐘就讓我下車了。后來,教練讓我給200塊錢油錢,說前面的教練沒有把學費全給他。”市民王惠說,考慮到錢也不算多,為了不得罪教練,就忍氣吞聲地交了,但是心里卻不舒服。
“我前幾年學駕照的時候,個別教練的素質確實不高。有一次,教練說你這個太陽鏡不錯啊,給我吧。沒辦法,只好給了他,值300多塊錢呢!”一位市民告訴記者。
學員主導新模式 學車不再“囧”
市運管處駕培科科長丁成業介紹,根據國家及省有關文件精神,為進一步提高駕駛培訓和服務質量,保護廣大學駕人員權益,打造規范、優質、安全、廉潔的駕駛培訓環境,結合連云港實際,我市制定并下發了《關于推廣“預約培訓”、“先培后付”等新型駕駛培訓模式的通知》,以“連云港掌上駕培”品牌為依托,推廣“預約培訓”、“先培后付”等新型駕駛培訓模式。從去年10月份開始,我市開始推行“預約培訓”、“先培訓后付費”的服務模式,目前已經有49家駕校開展此類業務。學駕照也能像在網上購物一樣,滿意了再付款,預約培訓時間,學駕照的過程從原來的由教練主導變成由學員主導,對教練不滿意可以給“差評”,可以更換教練。
該培訓模式一改過去先交錢后培訓的傳統學駕模式,利用互聯網實現學駕流程的“網上預約安排,網下赴約訓練”的新模式,讓學員能夠在時間上靈活安排,教學老師(教練)自主選擇,訓練地點上就近學習,這樣可以讓學員能夠隨時隨地選教練,更好地滿足“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的學駕個性化需求。讓學員有充分的選擇權力,一改過去學員一選定終生的局面,也讓教練失去借教學壟斷權“敲詐”學員的途徑。學員在繳納部分基礎培訓費用后,通過手機平臺在網上進行訓練時間、訓練地點、教練員的選擇和培訓預約,實現特定時段一對一單車單練或結伴2至3人同學,教練員通過手機終端接收預約并完成學車簽到、簽退,記錄并上傳各學員學時信息和電子教學日志。培訓費采取計時收費方式,在完成每個預約時段學習后,學員對學車過程滿意評價后再按約定支付該學時的培訓費用。付費方式多樣,學員在繳納部分基礎培訓費用后,在參與學習時,先對教練的教學水平、服務態度進行評價,滿意后再進行付費。
“我今天預約的是下午1點到2點的時間段,不耽誤下午上班。”昨天,在贛榆區華東駕校,正在學車的李華兵告訴記者。華東駕校校長蘇鋼介紹,目前該駕校傳統的學車方法和“預約培訓”、“先培后付”等新型駕駛培訓模式同時存在,但是選擇新模式的學員數量在明顯增加。目前,根據學員的需求,駕校的預約時段也進行了拓展,早上7點到8點、下午1點到2點、下午6點之后等時間段都可以預約。而且,將學員預約的小時數與教練的收入掛鉤。蘇鋼介紹,在華東駕校,學員預約多的教練每月收入能達到6000元,而有的教練的收入僅為2000多元,這就倒逼教練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服務態度、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也從根本上杜絕了教練對學員的吃拿卡要現象。“因為學員通過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網站等方式預約,可以選擇不同的教練,如果你這個教練服務態度不好、教學質量不高甚至是吃拿卡要,學員就不會選你!”蘇鋼說。
比傳統模式價格稍貴
私人定制學車有這么多好處,那價格如何呢?昨天,在市區交通駕校,記者看到,“預約培訓”、“先培后付”新型駕駛培訓模式的價格比傳統模式稍貴。
“C1報名時候我們收取800元,包含教材費、手續費80元、車管所收取的其他規費270元、理論培訓400元、結業考費用50元。”交通駕校市場營銷科副科長張華說,需要用車的只有科目二和科目三,單車單練的價格是周一至周五130元每學時、雙休日、節假日180元每學時,兩門科目的最低培訓學時加起來是15個,如果都在周一至周五學的話,是1950元,加上報名時收的800元,一共是2750元,而傳統模式的價格是2360元,貴得并不多。而且,新模式收費的上限就是15個學時,學不會可以免費再學。
張華說,從交通駕校報名的情況來看,新的駕考模式更受年輕人追捧,尤其是到了暑假學生學車高峰,更是受歡迎。究其原因,一是年輕人時間觀念強,更注重效率,不愿意排隊等候很長時間;二是支付的模式也更符合年輕人的習慣,目前學員可以通過現金、網上銀行轉賬、手機銀行轉賬、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甚至發紅包等方式進行支付。
新大綱規定 駕培里程最低不少于300公里
目前,我市駕培機構已開始全面實施駕駛培訓教學新大綱。值得注意的是,新大綱關于培訓里程的相關要求,最低不能少于300公里。
根據江蘇省運輸管理局統一部署,自5月開始,我市全面推行新版《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與考試大綱》。今年初,為貫徹落實新版《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與考試大綱》(簡稱新《大綱》),市運管處舉辦培訓班,市、縣運管部門從事駕培行業管理的工作人員及全市駕校的校長、理論教學負責人等參加了培訓。
市運管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新《大綱》將培訓內容分為四個部分,而不是老《大綱》分先后次序的四個階段,鼓勵科目二、三教學交叉融合,符合學車規律;要求每部分內容學習結束應對學員進行考核,科目二、三考核不合格的,由考核員提出增加復訓的內容和學時建議;倡導根據學員特點,進行差異化教學,對學車接受快慢不一的學員,采取不同的教練進度;首次提出對培訓里程的相關要求,各省可自行規定,但最低不能少于300公里;新《大綱》學時規定與老《大綱》顯著不同,以C1車型為例,科目二減少了8個學時,且只是規定了各科目的學時,不像老《大綱》細化到各個課程各多少學時,比老《大綱》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