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 者 黃 威 通訊員 王從帥) 去年,我市空氣優良率位列全省第二位。近日,省大氣辦評定我市為“2016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優秀城市”。今年,我市將推出系列舉措,全力守住“港城藍”。
2016年,我市空氣優良率達到76.5%,排名全省第二,與2015年相比提高5.3個百分點,提前四年完成省下達的76.2%的“十三五”總目標;PM2.5濃度46微克/立方米,排名全省第二,與2013年相比下降31.3%,與2015年相比下降16.4%,提前一年完成“大氣十條”所定目標;全市2016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與2015年相比分別削減4.85%、3.39%,分別超過3%、3%的年度減排目標。
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去年我市空氣質量優良率“含金量”更高。全市2016年空氣質量為“良”的天數共213天,與2015年相比持平;但是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卻由2015年的47天增加至2016年的67天,同比增加42.6%,空氣優良率的提高全部為“優”所貢獻。重污染天數顯著減少。2016年,我市首次未出現空氣質量指數(AQI)超過300的嚴重污染天,AQI超過200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共6天,與2015年相比減少8天,降幅高達57.1%。2016年的重污染天全部出現在1月份,自1月16日至12月31日的351天中,全市未出現重度及以上污染天。臭氧濃度首次下降。自2013年將臭氧作為評價空氣質量的指標之一后,全國大部分地區臭氧濃度均持續上升,我市也不例外。2016年,我市臭氧最大8小時第90百分位濃度為158微克/立方米,與2015年相比下降1.3%,首次扭轉了臭氧濃度持續上升的趨勢。
2017年,我市將再接再厲,創新工作機制,以“科學治污、精準管控”為抓手,扎實推進“263”專項行動,嚴控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面源污染,強化重污染天氣預警與應急,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全力守住“港城藍”。
強化大氣污染精準管控。在市區以及化工園區等重點地區嘗試建立“視頻監控+空氣質量網格化監測”體系,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將各類突發污染的影響降至最低。與相關科研單位合作,對我市臭氧形成機理進行全面分析,對臭氧前驅物使用及排放情況進行詳細排查,找準治理措施,整治臭氧污染。繼續保持環保執法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各類環保違法行為。
嚴控燃煤污染。完成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整治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積極推進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淘汰、清潔能源替代或提標改造等工作,為2019年全面完成任務奠定基礎。繼續推進“無煤區”示范區建設,清理“無煤區”內的燃煤設施,通過實施煤改電、煤改氣等措施,切實強化散煤污染治理。進一步擴大市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面積。
嚴控機動車污染。加快淘汰高污染車輛,推進城市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整治,強化機動車環保監管,嚴查冒黑煙及不達標車輛。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
嚴控VOCs污染。針對夏季臭氧超標問題,全面開展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整治。在化工園區內所有企業實施一輪泄漏檢測與修復。在印刷包裝以及集裝箱、交通工具、機械設備、人造板、家具、船舶制造等行業實現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水性涂料、膠黏劑替代。加強餐飲油煙控制,城區主次干道兩內側、居民區禁止露天燒烤。開展汽修行業專項整治等。
嚴控揚塵污染。加強港口貨物裝卸揚塵控制,落實堆場噴淋、苫蓋等揚塵防治措施,繼續建設防風抑塵網。加強施工工地、道路、渣土運輸、開山采石揚塵管控,加大道路灑水及噴霧降塵頻次。嚴控重度及以上污染。強化重污染天氣預警與應急,積極做好空氣質量研判,以預測結果作為預警發布依據,當符合重污染天氣預警啟動條件時,及時組織做好應急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