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袁春梅 通訊員 金丹丹 桑冠武 段慧明)丈夫身患疾病多年導致家庭貧困,本是急需用錢的時候,恰巧撿到了16余萬元財物。近日,這種好事降臨到連云港市東海縣一名環衛工人朱俊娥大媽的身上,面對這么多財物,朱俊娥不但沒起貪念,還主動將16余萬元財物交于當地派出所。為了表揚朱俊娥夫婦拾金不昧的優良傳統美德,8月17日上午,東海縣見義勇為基金會專程給朱大媽送去2000元慰問金和鮮花,褒獎其拾金不昧高尚品德,并為他們申報見義勇為表彰。
8月14日早晨,67歲的環衛大媽朱俊娥在東海縣牛山街道人民廣場千莊超市附近打掃衛生時撿到一只蛇皮袋和兩只布包,朱俊娥帶回家后與老伴劉鳳分一起打開查看。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這個蛇皮袋看著不起眼,里面裝有各種各樣的雜物,布包里還存放了現金、存著等大量財物。”朱俊娥說,她和老伴兒立即對財物進行了清點,共有現金7000元, 45000元的借條,116700元的存折及醫保卡、退休證等物,總計價值168700元。
面對上述財物,朱俊娥立馬想到聯系失主,可是自己和老伴兒都不識字,也找不到失主的聯系方式,于是朱俊娥就讓老伴兒把錢送到西雙湖派出所。“我看到這些錢就擔心失主應該很著急,當天我又得去值班,我就讓患有股骨頭壞死的老伴兒將財物送去派出所。”
而朱俊娥的丈夫劉鳳分患有股骨頭壞死多年,之前一直癱瘓在床,每個月要花4000元的醫藥費,全家靠朱俊娥每月1200元工資,還有兒子給的撫養費生活。如今,老伴劉鳳分的病好了點,但每天還要花上40元的醫藥費。面對這么多的財物,生活貧困的夫妻倆卻從未產生貪念。“我就想我們夠吃夠喝就行了,雖然不富裕,但也決不能貪戀別人的錢財。”朱俊娥說,她做這份職業,經常會撿到錢、手機等貴重物品,她從不私自收下,會立即將東西還于失主,聯系不到她就會交到派出所。
“一大早剛上班,劉鳳分老人在兒子的陪同下將財物送到派出所。”西雙湖派出所教導員董亮說,看到這一幕他們很感動。后經核查,這些財物為牛山街道一位周姓女士所遺失,西雙湖派出所民警當即聯系上了周某的家人。當天上午,周某在家人陪同下來到西雙湖派出所領取了失物。據悉,周某患有精神疾病,平常到哪都把家里的“家底”背在身上,所以才導致巨額財物遺失。領取財物時,周某的親屬感慨地說:“像劉大爺、朱大媽這樣的好人,實實在在值得人們尊敬,值得整個社會學習!”隨后,周某親屬立即掏出500元現金給劉鳳分,劉鳳分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