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通訊員 王一平 王影 鄭加彬) 日前,海州區出臺《關于海州區樓宇經濟發展獎勵辦法》,推出14條措施,加快樓宇經濟發展,通過政策支持和引導,加強業態招引和政策服務,重點以提升樓宇入駐率、稅收貢獻率為目標,發展一批專業樓宇、綜合樓宇和品牌樓宇,培育壯大樓宇經濟。
樓宇經濟是近年來我國城市經濟發展中涌現的一種新型經濟業態。據海州區商務局局長祁德介紹,海州區現有建筑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的商務樓宇共56棟,總建筑面積147萬平方米,樓宇經濟占比6%,單位面積產出率僅為260元。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地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對此,海州區把發展樓宇經濟作為做大做強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頭戲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并先后多次組團赴外地考察調研,在全市率先“試水”樓宇經濟。
海州區明確,區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設立“海州區樓宇經濟發展獎勵資金”,獎勵資金納入區財政預算。其中規定,建筑面積在3000平方米以上,經認定可出租、出售商務的樓宇,包含商務樓宇、寫字樓、科研樓宇、專業市場配套的商務樓宇(不包括行政、事業單位自用房、賓館酒店、城市綜合體、專業市場、商業街區、億元、學校等)。重點鼓勵企業總部、研發設計、科技信息、電子商務、金融服務、服務外包、技術咨詢、商務服務、文化創意等生產性服務業,兼顧教育培訓、家庭服務、健康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對在區內對單幢樓宇入駐企業(不含房地產企業)產生的稅收總額首次達到1000萬元,且樓宇入駐企業對其服務質量滿意度較高的一次性給予所屬鎮街、開發區5萬元獎勵;稅收每增長1000萬元,再給予5萬元獎勵。
其中,經認定的重點商務樓宇,樓宇內入駐企業屬于同行業或相關行業的比例達到50%以上的,經區政府樓宇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認定為專業特色樓宇的,在享受前款獎勵政策的基礎上,一次性再給予20萬元的獎勵。扶持企業入駐重點樓宇,對新租用重點樓宇發展鼓勵類業態的企業,按當年實際納稅額1%~3%標準,由受益財政載體給予租房補貼,補貼政策執行期限為自企業注冊登記后的3個完整納稅年度。對年納稅300萬元以上的入駐企業,對該企業負責人按個人所得稅金額給予一定獎勵。對工作措施到位,工作成效顯著的鎮街,年終給予通報表彰和獎勵。
(上接一版)俞正聲指出,今天,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新的征程上,中國人民將自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全面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中國人民愿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俞正聲講話后,6名南京市各界代表3次撞響“和平大鐘”。隨著深沉悠遠的鐘聲,3000只和平鴿凌空飛翔,寓意著對30萬死難者的深深追思和圓夢中華的雄心壯志。公祭儀式結束后,習近平走進紀念館展廳,參觀了《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參觀結束時,習近平在簽字簿上莊重簽名。隨后,習近平親切會見了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代表和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親屬代表。丁薛祥、劉鶴、劉延東、許其亮、吉炳軒一同參加上述活動。黃坤明主持公祭儀式。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老戰士和老同志代表,中央黨政軍群有關部門和東部戰區、江蘇省、南京市負責同志,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港澳臺同胞代表,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親屬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和遭受過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亞洲國家駐華使節代表,以色列等國家駐華使節代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及遇難同胞親屬代表,江蘇省各界群眾代表等參加公祭儀式。80年前的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侵入南京,對我同胞實施長達40多天滅絕人性的大屠殺,30萬生靈慘遭殺戮,留下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頁。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以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