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自2018年1月1日起,在我國銷售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包括通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依法獲得產品配方注冊證書。沒有產品配方注冊證書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禁止銷售。
□ 袁春梅 徐帆 文/圖
對于新手媽媽來說,讓孩子喝上放心奶粉,那是天大的事兒。
家住連云區墟溝街道的徐女士,剛懷孕的時候就開始關注奶粉市場,發現國內的貝因美、伊利等奶粉廣告鋪天蓋地都是純天然無添加,尤其是自三鹿毒奶粉事件之后,國內奶制品市場大力整頓,讓她們這些新媽媽增強了信心。
“結果,到了孕七月準備買的時候,蒙牛又出事了,大批返場。”為此,徐女士將國內市場上的奶粉否決掉了。相比而言,國外市場選擇性更多,廣告更是神乎其神。徐女士覺得,那些廣告讓人覺得只要吃了他們的奶粉,孩子就能健康得啥病不生一樣。但是盡管如此,國外對奶制品的嚴格管控相較國內還是讓人愿意購買。最后,徐女士在一群廣告推薦中,買了朋友曾用過的品牌1段奶粉。
但是,拿到奶粉打開后,也沒感覺有什么神奇之處。徐女士坦言,如果這條新規能夠順利推行的話,無疑對她們這些消費者而言就是大福利了,省掉天花亂墜的廣告宣傳詞,靠真正的配方來pk,她們選擇起來不僅放心,更是便捷許多,再也不用擔心被迷惑了。
“嬰幼兒奶粉對于中國奶業一直是個敏感話題,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場源自石家莊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食藥監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近幾年,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明顯提高,但目前仍存在配方過多、過濫,配方制定隨意、更換頻繁等問題。
為了更好地進行配方管理,國家食藥監總局2016年10月1日起開展配方注冊相關工作,要求嬰幼兒配方乳粉主要成分及可選擇添加營養素必須明示,標簽標識不得使用虛假、夸大、違反科學原則或者絕對化的詞語,不得涉及疾病預防,不得涉及治療和保健功能。
近幾年,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明顯提高,公眾對國產乳粉信心逐步增強。開始實行的新規,通過對企業配方注冊數量的限定,未來將扭轉奶粉市場配方過多、過濫,配方制定隨意、更換頻繁,廣告虛假夸大等亂象。相信越來越多的中國娃,會吃著國產乳粉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