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黃威 通訊員 蔣克儉)近年來,“公交優先”戰略在我市真正落到了實處。 截至目前,市交通控股集團所屬市交通集團已先后新建和改造公交候車亭398個,市民候車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但讓人高興的同時也有讓人痛心的事,僅2016、2017兩年,公交候車亭遭到人為破壞的損失就超過了65萬元。
升級改造后 398個公交候車亭更智能更靚麗
“為了方便市民乘坐公交前往市第一人民醫院高新區分院就診,市交通控股集團投資約100萬元,在該醫院周邊的振華路、學院路、科院路建設了6座智能一體化公交候車亭,目前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市交通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市交通控股集團所屬市交通集團已先后新建和改造公交候車亭398個,覆蓋BRT一號線、朝陽路、蒼梧路等全市16條主要道路。這些公交候車亭不僅改善了市民的候車環境,也成為市區的一道靚麗風景。
昨天上午,記者在朝陽東路瀛洲橋公交候車亭看到,站臺一側的顯示屏實時顯示著下一班公交車距離本站的距離和預計到達的時間,讓在凜冽寒風中候車的市民心里“有底”。
公交候車亭常遭人為破壞 過去兩年損失超過65萬元
我市市區新建、改造的公交候車亭使用的鋼化玻璃具有安全性好、耐高溫、耐沖擊強度高等優點,自爆情況基本不會出現,除非人為破壞。近年公交候車亭的損壞情況較為嚴重,站亭燈箱內燈條、變形器等配套設施屢遭偷盜,問題較為嚴重。僅2016年就損壞玻璃430余塊,2017年損壞玻璃240余塊,經過核算總計損失超過65萬元。
市交通集團為了提高公交候車亭玻璃損壞的應急處置能力,成立了應急小組,在接到玻璃損壞信息后應急小組立即啟動預案,維修小組迅速趕赴現場搶修,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市區內損壞處3小時內更換完畢,海濱大道等偏遠地區8小時內完成。
已有破壞公交候車亭者被嚴懲 市交通集團呼吁市民共同愛護
針對公交候車亭屢遭破壞的情況,我市公安機關等部門也加大了打擊力度。日前,連云區法院就宣判了這樣一起案件,一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一個月,并賠償損失。
去年8月22日凌晨,徐新公路兩側9個公交候車亭11塊鋼化玻璃被擊碎。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將荀某抓獲。經檢察機關提起公訴,連云區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荀某為尋求刺激,任意損毀公交候車亭鋼化玻璃,破壞社會秩序,其行為已構成尋釁滋事罪。因荀某歸案后如實供認自己的犯罪事實,認罪態度較好,并積極賠償,近日,連云區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被告人荀某有期徒刑一年一個月,并賠償直接經濟損失8476元。
市交通集團呼吁,公交候車亭屬于公共設施,希望全體市民多加保護,看到破壞候車亭的現象及時進行制止或者舉報。
道德素質問題,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你也不能怎樣。畢竟,在我們所處的環境中,這種人確實存在,我們都習以為常了,甚感無奈,做好自己才是硬道理。
公交站臺可以設置攝像頭的。
公交站臺遭到損壞,既有車輛碰撞、剮蹭等意外所致,也有不少公交站臺玻璃損壞是人為故意破壞造成的,并且后者的占比較大。而破壞公交站臺玻璃的行為也五花八門,有用腳踹的,有用硬物砸的,還有用鋼珠擊打的。
在這些故意損壞公交站臺的“肇事”者中,有的人是醉酒惹事,因酒大對自己行為失去了有效控制而砸壞公交站臺玻璃。有的人是覬覦櫥窗里LED燈管、電纜等物品,而損壞公交站臺玻璃。不過,還有一部分人是為了向社會宣泄個人負面情緒、心中的不如意,而故意破壞公交站臺等市政設施。
這樣破損的公交站臺設施看著不舒服,不僅有損城市形象,也給市民乘車帶來不便。
在市民文明素質良莠不齊的當下,既然公交站臺玻璃易碎,遭到破壞頻率高,那不妨用經久耐用、不易破壞、視覺效果也不錯的材料來替代,以免公交站臺玻璃陷入“損壞—維修—再損壞”的惡性循環,進而造成公共資源的浪費。此外,公交站臺最好能張貼運營管理單位的報修電話,方便市民反饋站臺受損情況,以便運營管理單位及時修復受損站臺,減少站臺損壞對市民候車環境的影響。
值得深思,沒有精神文明做支撐的物質文明,就像人少了靈魂。癥結在哪里,多想想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