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譽寧 于維勤 劉晶)隨著征信系統在經濟、社會等各領域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重視自己的個人信用記錄,筆者昨日從人民銀行連云港市中心支行了解到,2017年全年,港城人一共查詢個人信用報告23.8萬次,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3.7%,數據顯示,近幾年來,市民的信用意識有了明顯的提高。
市民愈發重視個人信用記錄
“因為今年準備買房結婚,所以我這兩年特別注意我的信用記錄。幾乎是每年都要查詢兩三次。”日前,家住海州區市東社區的王先生,一大早就來到位于市區政務服務中心的個人信用報告自助查詢機前,查詢自己的信用記錄,當他確保自己的信用記錄沒有問題后,才安心地回家。王先生告訴筆者,這一年來,他多次去看房,而每次,售樓處工作人員都要提醒他:辦理購房手續前要先提供個人信用報告。這讓他深刻感受到,良好的個人信用記錄越來越重要,用途也越來越廣泛,因此他幾乎每半年都會關注一下自己的信用記錄。
據介紹,個人信用報告,是中國人民銀行出具的記載個人信用信息的記錄文件,主要包括個人基本信息、信用交易信息和其他信息,能夠反映個人的信用狀況。自2006年個人征信系統建立以來,目前我市已經有181.63萬人的個人信用信息被錄入數據庫。自該系統建立起,越來越多的市民關注自己的個人信用記錄。2017年全年,中國人民銀行連云港市中心支行一共提供個人信用報告查詢23.8萬次,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3.7%。
“經濟身份證”涉及生活各方面
信用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石,當前,征信系統提供的個人信用報告,逐漸成為以信貸為核心,全面反映個人借貸還錢、遵守合同以及遵紀守法的“經濟身份證”。不僅如此,貸款買房、買車,或者是申請信用卡等,商業銀行都會查看申請人的信用報告,了解申請人的信用記錄。并且,信用報告的使用范圍,正逐漸向求職、租房等更多領域拓展,日益滲透到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具有良好信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各種便利。
筆者從中國人民銀行連云港市中心支行了解到,市民可以通過柜臺查詢、自助查詢和互聯網查詢3種方式,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目前我市共設立10臺個人信用報告自助查詢機,分別位于市政務服務中心、東方銀行連云支行、人民銀行贛榆支行、江南銀行贛榆支行、東海政務服務中心、灌云政務服務中心、灌云民豐村鎮銀行以及灌南政務服務中心等處。相關市民若想了解自己的信用記錄,可以帶上本人身份證到就近的網點,填寫個人查詢書面申請后,在個人信用報告自助查詢機上“刷臉”,很快就能拿到個人信用報告。
個人每年的前兩次查詢是免費的,查詢三次及以上的,每次收取查詢服務費10元。中國人民銀行連云港中心支行征信管理科工作人員劉晶介紹:“自助辦理速度快,只需身份證原件就可以,但對于容貌發生較大變化卻沒更換身份證的市民來說,可能會導致‘刷臉’失敗,這時,則需要帶身份證以及復印件到人工窗口進行核驗、辦理。”
若有不良記錄應盡快彌補
筆者了解到,很多市民對于征信系統都存在誤解,以為人民銀行有個龐大的“黑名單”,只要有一次逾期還貸款之類的行為,就會被記錄在案,以后就別想在銀行貸款了。事實上,一時疏忽導致的偶然逾期或者欠費,并不會在個人信用記錄中成為“終身污點”。
人民銀行連云港市中心支行征信管理科工作人員劉晶表示,根據我國《征信業管理條例》規定,對個人信息的保存期限是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5年,超過5年就會給予刪除。征信系統只是對個人信用歷史的客觀記錄,不是“黑名單”。偶然一次的欠費信息盡管會被記錄,但及時的補交信息也同樣會記錄在案,因此各家銀行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同時,如果是對銀行的反復提醒、催討置之不理的惡意欠費行為,同樣也會反映在征信報告中。此外,市民如果發現個人信用記錄有錯誤,可以向辦理業務的商業銀行書面提出異議申請,一旦調查屬實,錯誤的不良記錄將會被刪除。
“保護個人信用記錄,避免不良信用記錄產生,最好的辦法就是按時、足額還本付息。”劉晶建議廣大市民,在銀行辦理了信貸業務后,必須牢記還款日期。如果一時疏忽遺忘,經銀行提醒后應立即還款。同時,市民為第三方提供擔保時,如第三方沒有按時償還貸款而形成逾期記錄,擔保人的個人信用也要受到影響,因此要謹慎為他人提供擔保。此外,由于不良的個人信用記錄是在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5年后才能消除,所以市民如果產生不良的信用記錄,那最有效的彌補方法就是盡快還清銀行欠款。
同時劉晶提醒廣大市民,平時應及時關注自己的信用記錄,定期查詢和認真核實自己信用記錄中的信息,發現有誤信息及時向有關商業銀行或中國人民銀行連云港中心支行申請解決,而不應等到需要貸款時,才去查詢自己的個人信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