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顧曉昕
最近一階段氣溫持續走低,令港城市民感受到了寒冬的威力。許多市民為了抵御寒風,在騎自行車、電動車時,直接將連帽衣上的帽子戴在了頭上,有的還在上面又裹上厚厚的圍巾。這下雖然暖和不少,但其實給行車安全帶來了很大隱患。“這樣真的很危險,我前兩天騎車轉彎時,因為看不清后面的情況,差點被車撞了。”日前,市民陳小姐在給本報熱線打來電話中說。
29日上午,記者來到市區通灌路、海連路等人流較大的路段,發現不少騎車的市民為了抵御寒風,都對頭部做了相應的保暖措施,其中約七成的人戴的就是連帽衣上的帽子。記者還發現,為保暖和防止連帽衣上的帽子移位,不少人還在帽子外面圍上了圍巾。
連衣帽究竟會遮擋多少的視線,帶來何種安全隱患?記者也親身體驗了一次。記者先把連衣帽戴上,隨后扣緊帽子上的拉繩,這樣帽子與頭部就完全貼合,頓時溫暖了許多。在記者騎車直行的時候,帽子并未對視線造成阻擋,但是當記者準備轉彎,扭頭往后方看時,由于帽子不動,記者的半張臉基本上縮到了帽子里,側后方的視線也全部被遮擋住,根本看不清楚后面的情況。
據介紹,正常情況下,人的視線范圍是180度,如果戴著連衣帽的話,視線范圍會驟降至90度。因為連衣帽和衣服固定在一起,人轉動頭部時,帽子不會完全跟著頭部的動作轉動。這樣,視線只局限在90度的范圍之內,不會超過左右兩邊的帽檐。在行走時,無法正常看到兩側行駛的車輛,等發現時,已經很危險了。尤其是在騎電動車或自行車時,轉彎時,騎車人需要大幅度地轉動頭部才能看到后方,而當騎車人完全看到后方時,正前方又會被帽子的另一邊遮擋,這就看不清前面的車輛。
在視線被遮擋的同時,記者還發現,由于裹得過于嚴實,騎車時的聽力也會受到影響,往往車子已經離得很近了,才能很清晰地聽到鳴笛聲,等到再做出反應,已經比以往慢了幾秒鐘。
對于戴著連衣帽騎車的市民,司機師傅也比較小心。駕駛員胡先生說,自己經常遇到一些騎車時頭部“包裹”得很嚴實的市民。“一般我都會下意識地降低車速并鳴喇叭提醒他們,但很多時候他們都聽不見。”胡先生說,這對行車秩序造成了不少的影響。
此外,法律人士也表示,如果戴連衣帽遇事故有可能要承擔責任。王浩律師告訴記者,“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任何影響安全駕駛的行為都是處罰的范圍,假如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是因為頭戴連體帽導致的,戴連體帽者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交警部門也提醒說,在交通行為的過程中,通過路口時對視野的要求很高,要求視野要盡可能開闊,市民在騎車或行走時最好不要戴連衣帽,如果戴的話,對視野的影響非常大,看不見旁邊的人,也看不見旁邊的車。現在很多電動車的聲音非常小,試圖通過聲音來判斷很困難。因此騎車時,最好在頭部戴安全頭盔,安全頭盔不會影響視線,還能和頭部一起動,而且如果一旦發生車禍,安全頭盔也能對人的頭部起到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