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黃蕾)3月2日上午,全市民政工作會議召開。筆者從會上獲悉,我市將穩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城鄉低保一體化率和實際補差水平,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優化城鄉一體的社會救助格局。穩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城鄉低保一體化率和實際補差水平,農村低保最低標準不低于455元,城市低保標準增幅不低于5%。落實好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政策,政策范圍內住院自付醫療費用救助比例高于70%、年封頂線高于當地醫保封頂線50%。綜合運用政府救助、慈善救助、民生保險等措施,實現“救急難”全覆蓋。建立慈善綜合指標評價體系。加強特困群體保障,建立困境兒童結對關愛機制,推動實施留守兒童意外傷害保險,全面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及符合條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單人保”政策。
建設優質發展的養老服務格局。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通過放寬準入條件、改革價格機制、鼓勵連鎖經營、落實扶持政策等措施,最大限度激發社會力量進入養老服務業的積極性。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到今年底,全市社會力量舉辦或經營的養老床位占床位總數的比例達到65%以上。優化養老服務,新建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30個,鄉鎮(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6個,老年人助餐點90個,城市社區助餐點實現全覆蓋。加強特困供養老人和經濟困難的高齡、獨居、空巢、失能、失智等居家重點人群的養老服務,切實提升市級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運營水平。推進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醫療衛生服務實現全覆蓋,新建醫養融合機構2家,每個縣區至少建有一所老年護理院。
構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大組織推動力度,全面推廣“一委三會”社區治理模式,年內實現全覆蓋。探索以村(居)民小組為基本單位的“微自治”實踐。規范社區服務,深化“政社互動”和社區減負增效。加強社會組織監管,建立社會組織“異常名錄”和“黑名單”制度。加強社工專業人才分類培訓,開展“全科社工”試點。
構筑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格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鄉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鄉鎮公益性公墓或立體式骨灰安放設施、村務公開欄等服務設施建設,改善基層民政公共服務條件。建立完善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街面巡查機制,加大婚姻家庭輔導工作推進力度,完善收養評估制度,落實惠民殯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