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文 通訊員 張開虎 李大偉 董海文)“我一定會尊師重道,跟師傅好好學藝,不斷提升自己的水晶雕刻技藝,爭取早日也成為大師。”日前,在東海縣呂劇團演藝大廳參加完“名師帶高徒”拜師儀式后,年輕的宋雪林說。宋雪林是一名普通水晶雕刻工人,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水晶雕刻大師,“能有這個成長的平臺,我一定要抓住機會。”
近年來,東海縣積極構筑水晶產業人才聚集新高地,聚焦領軍人才引進,持續加大水晶人才培育力度。目前,該縣除了擁有11名“國家級”大師,還有省工藝美術大師7人、省工藝美術名人10人、市工藝美術大師14人。
雖然招引和培養了一部分國內著名的水晶雕刻大師,但是東海縣整體水晶人才隊伍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如何將大師們的作用發揮更大,東海在思考。“我們舉行‘名師帶高徒’拜師儀式,目的就是傳承和弘揚‘工匠精神’,讓一批有理想、有抱負、有潛力的青年文化人才接受鍛煉、陶冶情操、增長技藝、實現夢想。”東海縣科教創業園區管委會主任王正斌介紹,53名水晶雕刻學徒分別拜13位雕刻大師為師,開啟了師徒共建以水晶寶玉石設計、雕刻、鑲嵌等工藝人才培養為主題的“東海水晶現代學徒制”。
拜師學藝的不僅在水晶產業中。縣人民醫院也組織六類專業“晶都名醫”學科工作室的帶頭人“收徒”,以名醫為引領,以學科為紐帶,整合專家團隊進行科研項目和難題攻關,幫帶培養學科創新團隊和人才梯隊。“我將充分發揮名醫的專業引領作用,力爭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青年醫生,讓名醫工作室成為下一批名醫的搖籃,為全縣衛生健康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晶都名醫”高先彬在收完徒弟后說。
同樣,“名師帶高徒”活動也在東海縣非遺項目中展開。為充分發揮鄉土人才在弘揚傳統技藝技能方面的典型引領作用,東海縣還組織《呂劇》《打連廂》《蘇北琴書》等省市級10余個非遺項目傳承人收徒,以此進一步調動全縣人民學習傳承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積極性,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地域文化。
人才興產業、產業聚人才。“通過一個個大師們的引領,來提升東海各個專業技能人才的整體技藝,從而推動全縣經濟向高質發展。”東海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徐冰談起牽頭在全縣各個行業內開展“名師帶高徒”活動的初衷時說,“目的就是要在全社會努力營造勤于拜師、樂于授徒、教學相長、人才輩出的濃厚氛圍,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東海提供最強大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