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武娜 徐凈利)生活中許多水白白浪費,其實是由于不良的用水習慣造成的,有的人刷牙期間會將水龍頭一直打開,水就這樣流走了,而住在路南街道延東社區的馬勝堂卻是節水的能手。他一水多用,洗臉水、淘米水、洗菜水都會再利用,淘米水用來澆花,洗衣水用來沖馬桶等。更難得的是,他自制4個滑道,收集雨水再利用。
19日中午,筆者走進馬勝堂的家中,剛穿過走廊,便看見小院中有六七個大桶和一個水缸,這些桶和水缸里有的裝滿了水,有的還正在接水。“這些桶都是油漆桶,我撿回家用來盛水。”馬勝堂笑著說,別小看這一桶水,這一桶水可以用上兩三天。
在院子的幾個桶里不停地有水滴滑落,原來,馬大爺家住的院子,一到下雨天,就會積滿很多雨水,下完雨也是馬大爺最忙的時候,他經常用水舀將水舀在桶里,如何才能將這些水再利用呢?想了很久,馬大爺在二樓的平臺前面做了四個鐵皮“滑道”,這樣一旦遇到下雨天,雨水便可順著“滑道”流到桶里。“我自己想了很久,還畫了好幾次圖,修改了弧度,這樣才能保證雨水一點也不漏,既可以讓院子里不積水,又可以節約了用水。”他說。
馬大爺就用這些雨水澆花、洗衣服、沖馬桶。“這些水可讓我節省了很多錢。”他笑著豎起拇指說,每個月水費他才用20多元。
馬勝堂今年78歲,住在這間院子里已經有45年時間了。因為馬勝堂家中人口較多,他掰著手指給筆者算了一下,四個兒女,加上孫子孫女共有15口人,孫子孫女在外地上學,每年寒暑假才回來,所以每天固定用水人數有8口,寒暑假時候,水費就多了,不過在這幾個月里,他更是精打細算節約用水。
“這么多人的用水可是一件大事。”馬勝堂笑著說,有一次,孫子暑假回來,洗完臉的水正準備倒掉,讓馬大爺看見了,他立即奪過了臉盆,將臉盆中的水倒在了水桶里,隨后,他用這些水澆了好幾盆花。
馬大爺說,既然要節水,那么就要從小事做起,家庭里用清水淘米后,淘米水可以用來澆花,用洗米水、煮面湯、過夜茶清洗碗筷,可以去油,節省用水量和洗潔精的污染,清洗炊具、餐具時,如果油污過重,可以先用紙擦去油污,然后進行沖洗。在刷牙洗臉后注意擰緊水龍頭,洗臉水拿來沖廁所,平常喝的水,喝個半杯剩下的水可以拿來澆花,或者倒在臉盆里留著沖洗物品,這樣每個月就可以節約下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