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趙 芳 通訊員 穆文玲 呂菲)提起3D,更多人印象深刻的是《阿凡達》電影上映掀起的3D熱潮,隨之3D圖片、3D影像、3D打印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而如今,醫學領域3D腹腔鏡已進入現實的手術室并發展成熟。
昨天下午,我市首次普外科3D手術現場直播在市第二人民醫院舉行。通過實時3D影像直播,來自全市各大醫院的近60位醫生戴上專業3D眼鏡,觀看專家講解實時手術過程,“身臨其境”感受手術“大片”。據悉,相較于2D畫面,3D手術可以更加直觀、立體、清晰地還原人體手術的器官和組織,市第二人民醫院新添的這臺連云港唯一的3D全高清腹腔鏡,在臨床使用對微創手術發揮了巨大作用。
現場 醫生戴3D眼鏡看“大片”
昨天下午2時開始,在市第二人民醫院手術室內,江蘇省人民醫院徐澤寬教授團隊和王道榮教授團隊分別現場展示3D腹腔鏡胃癌手術、3D腹腔鏡腸癌手術。
手術直播開始,在學術報告廳現場大屏幕播放手術室畫面。由于這次手術采用3D視頻直播,記者留意到,每一位醫生都戴上黑色3D眼鏡,手術室內專家的一舉一動,仿佛就在眼前一般,不少觀看影像的醫生忍不住隨著手術進程,探頭觀望。
不僅如此,除了手術過程3D畫面同步外,現場還設了場內和手術室的互動交流環節,專家一邊利用嫻熟的刀技掌控手術,一邊為在場人員解答手術過程中的疑問。
此次3D手術直播的目的,是為了向行業醫師教學交流之用。之所以選擇3D技術,市第二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苗永昌說:“人體內的器官、組織都是立體空間構成,3D技術可以豐富空間構象。相較于2D影像,3D影像更加立體、生動,細節展示也更加清晰。”
今后 腹腔鏡微創術進入3D時代
“外科醫生就要‘膽兒大’,新技術新項目要敢于嘗試,一步落后就會步步落后。”市第二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苗永昌說。
今年7月底,市第二人民醫院東院區購置了連云港市第一臺奧林巴斯3D腹腔鏡,苗永昌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8月7日苗永昌協團隊用3D技術成功實施了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這也是連云港市第一臺3D微創手術。
據悉,去年,市二院建立了首個以胃腸外科為主的MDT團隊,其是以患者為中心的現代化診療模式,是指不同專業不同科室的醫生,通過定期舉行的討論會,對患者病情進行集中系統分析,并結合患者的疾病分期、家庭經濟狀況及其身體狀況和心理承受能力,在權衡利弊后確定科學、合理、規范的最佳治療方案。
有了精準的個體化治療方案,配上3D腹腔鏡技術只是一部分,要做到完美,在苗永昌眼里還差一步,那就是他一直關注的“康復”問題。
其實早在兩年前苗永昌就曾聽到ERAS(加速康復外科)這一理念,這也是苗永昌一直關心的問題。他認為外科醫生不應該僅僅只局限于術前和術中,術后的康復往往也是關鍵所在。
苗永昌將這一理念試用于臨床,他表示,ERAS類似于服務行業常常說到的“一站式服務”,即由患者入院從護士宣教開始,術前、術中、術后都將進行全程實施一系列優化的圍手術期處理措施,減輕病人應激反應,同時,減少手術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