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莊婷婷 通訊員 邵沛源 劉聰 孫海洋)8月23日上午,海州區舉辦重度殘疾人居家托養康復服務簽約啟動儀式,率先在全市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行重度殘疾人居家托養康復服務項目。至此,海州區建立起社區、居家和機構養老全方位立體化居家養老體系。
中午剛吃完飯,江蘇中佳居民服務有限公司的養老服務人員小孫就按照預約工單,來到海州區玉帶新村楊光亮老人家里,理發、修理屋內老化電路、清洗沙發罩和門簾……小孫對老人家里情況很熟悉,水盆在哪、肥皂在哪都很清楚。今年75歲的楊光亮身患殘疾,兒女在外地打工,他和老伴每月靠幾百元錢的低保金生活,沒人照顧。如今,他拿著一部免費配備的老人智能手機,就能享受到專業的家政服務,遇到困難只需按一下手機按鍵,服務就能送到家門口。
海州區約有老人13萬人,重度殘疾人666名。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海州區老齡人口的空巢化、失能化和重度殘疾人托養康復問題日益凸顯。為此,海州區一方面積極探索“互聯網+養老”模式,投資864萬元建設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政府“買單”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運營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另一方面,由海州區殘聯率先在全市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行重度殘疾人居家托養康復服務項目,委托海州區衛生院對全區重度殘疾人開展入戶衛生護理康復和親屬指導等服務項目。
其中,居家養老服務包括線上信息服務、線下援助服務、平臺公眾服務,為老人提供助餐、助潔、助醫、生活照料、養生保健、業務代辦、陪伴、心理慰藉等上門服務。收費方式堅持無償、低償和市場化相結合的原則,合理收取服務費。其中政策咨詢、醫療保健講座、交友娛樂活動等多項服務免費。另外,由政府為符合條件的老年群眾每人每月買單1.5小時的收費項目,真正讓老齡困難家庭感受到政府的關愛。重度殘疾人居家托養康復服務包括四類,分別為洗澡、理發、外出活動照料等個人護理類,洗衣服、換洗床單、門窗清洗等居家保潔類,身體護理、體檢、生活技能訓練、運動訓練等康復護理類,心理疏導、節假日關懷、定期聯誼等精神慰藉類,使殘疾人及其家庭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愛。
據了解,今年以來,海州區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項目建設,錦屏鎮農村敬老院完成轉型升級任務,外倉社區標準化樂齡生活館已經建成,沈圩、硯池等社區樂齡生活館已經完成主體建設。與三胞集團(安康通)合作打造智慧民生服務平臺,建成21個線下服務站點。同時加大對養老事業的投入和監管,全區共有254家社會組織與27支志愿者隊伍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政府為全區6200名“六類人群”老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為7家公辦養老機構購買“養老機構綜合保險”,為社會力量舉辦的有證養老機構發放床位補貼29.412萬元,消防設施改造補貼28.886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