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李耀華 通訊員 楊迅)在建筑工地打工,小工頭提供食宿,到年底就能拿到所有工錢,這就是多年來流行于民工中的“年薪制”?如果你還是這樣想,那可就“OUT”了。在我市主城區170多個工程建設工地,相當多的民工兄弟已經和絕大多數上班族一樣,同樣是實名制發放工資,而且是頗為標準的按月發放。
為民工討回2500多萬元欠薪
去年以來,我市大力推動工程建設領域民工工資實名制做法,并由市級170多家建設企業逐漸推廣到各縣區,從而有效地保障民工的合法權益,讓他們徹底告別“年薪制”。市清欠辦工作人員還積極為民工撐腰,去年共為民工討回2500多萬元欠薪。
去年7月初,我市在完成試點并理順建筑工程施工人員實名制管理信息系統開發、項目試點工作后,正式啟動建筑工地實名制管理系統。首批30家市級建設工地開始實施勞動用工實名制后,年內主城區173家建筑公司建筑工地全部實行勞動用工實名制。該系統通過網絡系統,實時監管民工和工程項目部施工人員出勤、民工工資發放情況,從而實現現場和市場無縫銜接。民工工資問題由此也得到有效監管,欠薪、討薪等問題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緩解。
16部門監管建設領域問題
為了給民工討回欠薪,市住建、人社、交通等16個部門一直在努力。除了民工實名制管理試點,又在主城區對部分新建工程全面實行民工工資專賬支付,通過銀行卡發放民工工資,減少了中間環節,從而大大降低了拖欠民工工資的風險。
同時,相關企業必須從工程款中剝離民工工資,對房建工程要求將基礎、主體、裝修三個階段分別剝離,有利于分階段實施過程監管。清欠人員還制定專賬支付監管方案,在施工前、施工過程、施工驗收三個階段分別采取不同措施實施監管。
欠薪問題與企業征信相關
為預防和解決民工工資拖欠,實現早排查、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置,我市還對全市在建工程進行檢查摸排,對存在拖欠隱患的項目列入重點監控項目名單。對重點項目通報市清欠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加強過程審批和程序監管。對市區存在拖欠隱患的項目,商請相關部門加強預售資金監控,保證銷售資金優先用于民工工資發放。其間還依托全市的建筑市場監督管理系統對全市在建工程進行綜合檢查和日常巡查,及時迅速反饋到企業信用分上面,直接影響企業的招投標,從而推動清欠工作開展和問題的調處。
去年,我市還嚴厲打擊違反基本建設程序及建筑施工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共下發停工通知66份,下達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16份,下達處罰決定書11份,從而有效地維護市場秩序,將可能的拖欠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有關民工工資實名制做法廣受關注,被國辦信息采用并向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