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謝云峰) 近日,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物局公布第三批江蘇省革命文物名錄。其中,不可移動革命文物35處,可移動革命文物105件/套。我市灌南縣烈士陵園、彥涵《豆選》木刻版畫等48件/套可移動文物入選,數(shù)量位居全省第一。至此,我市共有22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及130件/套可移動革命文物入選江蘇省革命文物名錄。
?“紅色資源是地方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寶貴資源,凝結(jié)著中國共產(chǎn)黨的光榮歷史,展現(xiàn)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英勇奮斗的壯麗篇章。其中的各種革命文物,承載著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tǒng)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shè)、激發(fā)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笔形奈锞窒嚓P(guān)負責人介紹。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革命文物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規(guī)劃,強調(diào)完善革命文物保護傳承體系。在此大形勢下,我市也先后出臺多項文物保護舉措,均將革命文物保護擺在重要位置;還召開全市革命文物工作會議,公布市第一、第二批革命文物名錄206件(處),2021年,400余件(套)革命文物被評定為三級文物。
此外,作為重點保存和保護革命文物的場所,市革命紀念館先后獲批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抗日山烈士陵園經(jīng)過多次擴建,現(xiàn)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等;還新增備案博物館1座——灌南縣紅色文化博物館。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所則進一步強化革命文物保護責任,持續(xù)開展革命文物調(diào)查、征集、認定工作,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策劃紅色主題展覽和教育體驗活動,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