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史衛平 通訊員 趙地 王鴻)近日,筆者從連云區人民法院召開的“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連云港片區法庭履職三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連云港片區法庭(以下簡稱自貿區法庭)以打造司法護航“一帶一路”及自貿區建設標桿示范為目標,截至2024年底,共受理商事、金融、破產、知識產權等各類案件3693件,審結3390件,解決爭議標的8.69億元。
自貿區法庭于2022年1月1日正式運行,審理的案件類型從最初的商事合同類糾紛,逐步擴展至公司治理、金融、知識產權、涉外商事、破產等各類與市場主體生產經營關系密切的糾紛。法庭牽頭與省“一帶一路”法律服務中心共同建立知識產權科研實踐基地,3年來審結各類知識產權糾紛案件1031件,涉案標的8519萬元,其中涉“乳山牡蠣”地理標志商標、“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著作權等案件取得良好法律及社會效果。
法庭持續加強府院聯動、公檢法協同,建立健全經營異常企業公益清算強制退出、聯動防范和打擊逃廢債運行等工作機制,助推地方產業升級。對407家長期吊銷未注銷企業進行清算,審結破產案件150件,有效防范重點領域風險隱患,不斷提升市場活力。
自貿區法庭牽頭與南京海事法院連云港法庭、連云區人民法院徐圩新區法庭等4家法庭組建“法庭協作聯盟”,形成“商事+海事+環保+基建”專業領域一體化權益協同保障格局,并與國內中西部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多家法院建立特邀調解、司法協作關系。截至2024年底,共新收涉外民商事案件31件,審結24件,涵蓋跨境生產、貿易、服務、投資、金融多個領域,涉及10余個國家。設立“維護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權益法律服務點”,加強與市貿促會、市仲裁機構對接協作,與省內6家管轄涉外商事糾紛的法院或法庭共簽倡議書等,合力助推全省打造國際商事爭端解決優選地。
同時,自貿區法庭堅持創新服務舉措,探索“司法授信”機制,與南京大學共同開發“企業司法授信系統”,對市場主體司法信用、履行能力等進行量化評估與審查,努力打通企業信用“變現”的“最后一公里”。廣泛聽取石化、物流、外貿、電商等各行業司法需求,為市場主體“治未病”。通過面向行業協會會員開展法律講座,協同省“一帶一路”法律服務研究中心調研,與市場監管、工商聯等部門共同起草《物流行業數據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備忘錄》等舉措,不斷提升權益保護效能及糾紛預防化解效果。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徐蕾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