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婷婷 方子侖 李藝虹)夏日的東海縣石梁河鎮勝泉村,洋溢著葡萄豐收的喜悅。“我們家種了十幾年葡萄,這幾年行情好,收入也不錯,比在城里打工的兒子賺得還多!”52歲的郁大爺告訴筆者。
勝泉村位于石梁河鎮最北部,是東海縣的整體水庫移民村,自1987年開始種植葡萄,現有品種30余個,種植面積3000余畝,有“蘇北吐魯番”的美譽。以前,由于村集體缺少自主經營產業項目,被評定為經濟薄弱村。2023年,立足葡萄種植集中這一優勢,在村“兩委”的帶動下,相繼成立多個專業合作社,并建立葡萄生產合作社黨支部,以“黨建+產業”模式運行,帶動村民共同致富。2023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39.45萬元。
勝泉村主干道兩旁隨處可見的小攤位上擺著各類晶瑩剔透的葡萄,攤位后就是葡萄大棚,商販可以直接到地頭批發,路過的行人也可以直接進棚采摘。2022年以來,勝泉村黨總支依托石梁河水庫,將葡萄產業與鄉村旅游深度結合,打造集葡萄采摘、生態體驗、觀光農業為一體的旅游勝地。勝泉村現有采摘園30個、農家樂6家、民宿4家,配套建設300平方米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旅游公廁等基礎設施。
“雖然村民收入有了提高,但是儲存、運輸等難題讓勝泉葡萄沒能搭上電商順風車。同時,產業富了老百姓,但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提升卻不明顯,基礎設施改善缺乏資金支持,這是我最發愁的地方。”勝泉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曹法林說。
2023年,在石梁河鎮黨委的領導下,勝泉村黨總支推進葡萄產業鏈提升項目,通過盤活利用村老窯廠地塊,采用鎮村共建模式,目前已建設葡萄分揀、冷庫各一棟,下一步將建設集冷鏈儲存、電商服務、農民創業于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配套智能數字化管理系統。項目建成后,將以“鎮黨委引路+村黨組織管理+農戶經營”模式運行,通過“龍頭企業+基地+農戶+互聯網”的生產和銷售模式,把冷庫出租,承包大棚自主經營,可實現村集體增收近100萬元。
冷鏈設施保證了果品保鮮效果,延長了售賣和保存時間,采用線上銷售模式延伸果品外銷渠道,再加上休閑采摘、旅游觀光的發展,村民可實現畝均增收3000元以上。“村民富了,老百姓有了盼頭,村集體也富起來了,我們真正做到了‘黨建引領富民興村’,相信‘蘇北吐魯番’的美名會一直延續下去。”曹法林興奮地說。
?“石梁河鎮葡萄產業鏈提升項目建成后,通過構建完整的葡萄產業鏈、服務鏈和價值鏈,將實現多產業融合,促進石梁河特色文旅產業發展,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樣本。”石梁河鎮黨委副書記、黨建辦主任何鋒說。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