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王三祥 劉東)為有效遏制林區松材線蟲病的發生,保護林木健康生長,8月2日上午,南云臺林場組織林區職工,在林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將12萬頭腫腿蜂投放林區。
上午8時,在凌州分場二層山,多名工人將每支裝有100余頭腫腿蜂幼蟲的一支支玻璃管,分別插入一棵棵松樹的主干表皮內。“為切實保護森林資源,減少松材線蟲病的發生,我們每年都采取生物防治的方式治理松材線蟲病,今年再次從市林業站調入1200支腫腿蜂幼蟲管,將用一個上午的時間,分別釋放在林區的凌州分場和孔雀溝分場。”南云臺林場林業技術科負責人封磊介紹。
南云臺林場擁有森林面積3.2萬畝,林區內現有濕地松、黑松4000余畝。為保護這些珍貴的針葉林木免受松材線蟲病的侵蝕,近年來,南云臺林場在市林業站的大力支持幫助下,每年都采取藥物注干和生物防治方式,遏制松材線蟲病的發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為進一步加大松材線蟲病防治力度,投放林區腫腿蜂數量是往年的2倍多,達12萬頭。
據介紹,松材線蟲病被稱為松樹的癌癥,主要通過松褐天牛傳播,而腫腿蜂是天牛幼蟲及蛹期的天敵,通過產卵來切斷松材線蟲傳播途徑。以往防治天牛,大多都采用技術單一的農藥防治方法,不但成本高,而且還會殺死大量益蟲,同時對生態環境也會帶來一定污染。利用腫腿蜂進行病蟲害防治,實現以蟲治蟲,由化學防治向生物防治轉變,科學環保,經濟適用,操作方便。腫腿蜂防治天牛,具有操作簡便、不污染環境等優點,在近兩年林業害蟲防治中被廣泛推廣應用。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