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創新引領、師能升級、數據賦能——人工智能塑造港城教育發展新生態


        (王雪峰 趙陽 康凱)近日,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發布《中小學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學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此次發布的兩項指南,是科學規范推進人工智能全學段教育,進一步落實培養具有人工智能素養的創新人才的重要舉措,為全球教育領域應對技術變革貢獻中國方案。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一場深刻的“智慧教育革命”正在我市中小學全面展開。今年4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啟動人工智能賦能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我市謀劃用2至3年努力,立足區域教育實際,規劃以人工智能塑造教育新生態的發展藍圖,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探索。


        行動計劃

        賦能港城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全市數字教育工作推進會上,我市正式發布《連云港市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行動計劃(2025-2027)》,為未來教育發展繪制了清晰路線圖。根據計劃,我市將分三個階段推進:2025年,確定為我市人工智能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基融合年,2026年為攻堅推進年,2027年為提升決勝年。


          據了解,我市將緊扣人工智能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重點推進三大任務。一是實施人工智能空間建設,二是打造區域特色示范,三是重塑教育生態。具體將從教、學、管、研、評5個維度系統推進,打造連云港人工智能賦能基礎教育品牌。


          市教育局副局長徐向陽介紹,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十四五”以來,我市共投入財政資金5.25億元,用于推進教育信息化和裝備現代化更新改造,實施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環境建設,打造具有良好體驗的新型數字化環境,建設蘇北地區首個5G教育專網,全市688所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達到100%,所有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出口帶寬達到1000M以上,形成網絡覆蓋完全、線下多媒體教學空間和網絡教學空間融合的泛在化學習環境。


          據了解,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智慧校園合格校全覆蓋,在全市范圍推進普通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等專用教室智能化改造,建設虛擬仿真實驗室、智能實訓室,建設基于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新形態數字資源。


        人工智能

        助推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


          在推進人工智能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角色正經歷著從“知識傳授者”到“學習引導者”的深刻轉型。


          伴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轉型更加強調培養人才的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我市作為江蘇省唯一地市入選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在全省率先建成教育大數據項目,這是集基礎設施云服務、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可視化呈現、應用分析于一體的綜合管理平臺,能大大提高智慧教育對教育教學改革和教師隊伍發展的支撐能力,達到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和專業發展的目的。


          為助力全市教師成長、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我市建設了教師大數據平臺。該平臺涵蓋全市教師履歷、獎懲、參訓情況等信息,包含“師德師風、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工作紀律、教學業績”等指標,讓教師專業發展過程痕跡隨時可視,并為教師考核與評價提供客觀、科學參考。平臺為教育決策精準提供全市教師的學段分布、年齡結構、學歷職稱等多維數據。為減少城鄉、校際教師應用資源差距,市教育局在教師大數據平臺基礎上打造互動聽講教室和云終端聽講教室,建立教師個體、專業發展團隊、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即時互動通道,實現城鄉教師共同備課、共同上課、共同批改作業、共同開展學術交流,持續推動城鄉教師同步發展。


          隨著連云港智慧教育云平臺“云海在線”的擴建,增設“教師發展”“人工智能教育”“云碼云學”“素質評價”等模塊,重點推進教師大數據建設和教師考核評審平臺建設。依托“云海在線”,連云港市充分發揮中小學教師線上教學名師、網絡名師團隊示范引領作用,定期將省名特優教師、教研員、教學名師的微課、課件、教案學案等資源審核上傳至平臺,供廣大師生免費使用。


          同時,通過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項目實施,結合大數據、計算機編程等手段,我市精準診斷施策,總結提煉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優勢對教學質量精準診斷施策的方法,并在全市進行經驗分享和方法推廣,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人工智能助推教學質量評價、診斷、分析、施策的系統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智能時代

        讓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成長


          近日,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發布喜訊,7名學子躋身江蘇省英才計劃全國學員155人精英方陣,在南京大學等頂尖高校導師團隊指導下開啟科研征程。該計劃是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共同組織實施的一項國家科技創新后備人才早期培養計劃。入選學子黃梓燁表示:“將聚焦人工智能前沿領域……在計算機科學的浩瀚海洋中破浪前行。”


          在中小學,各校也摸索進行人工智能教育。此前,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海頭中心小學獲批為首批全國科學教育實驗校,11所學校獲批為教育部央館人工智能課程規?;瘧迷圏c校,贛榆區、海州區獲評省智慧教育樣板區。


          市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李超介紹:全面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要求,順應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的新趨勢,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注重培育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推動人工智能通識教育與中小學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構建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態,服務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筆者獲悉,從2020年至2024年,我市教師在省教師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中,獲一等獎29項,在全國、省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中,獲一等獎50余項;在省中小學生實驗能力大賽、省中小學教師實驗教學技能大賽等比賽中連獲佳績,尤其是去年省中小學生實驗能力大賽總決賽中,我市小學科學學科獲得團體特等獎(第一名)、高中化學學科團體第二名、高中物理學科團體第三名、初中生物學科團體第四名,總成績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隨著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港城教育將經歷深刻轉型。預計經過3至5年的實踐,我市將實現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普及率和實驗室覆蓋率均達90%以上。以AI為工具,回歸育人初心,讓每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成長的智能時代已經到來。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洲日产专区|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欧美日韩性猛交xxxxx免费看| 国产a免费观看| 三级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好男人看片在线视频观看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偷| 欧美重口另类在线播放二区|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黄色福利小视频| 国产精选之刘婷野战|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日本漂亮人妖megumi|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男人把大ji巴放进男人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第一福利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a∨网站| 中文全彩漫画爆乳| 日韩在线电影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理论秋霞在线看免费|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视| 黑人巨茎大战欧美白妇|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gⅴh372hd禁断介护老人| 成人精品视频99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真实的国产乱xxxx在线|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黑人vs亚洲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9热99操99射| 嫩草成人永久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