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孫浩植 許前)昨日,在連云港科發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育苗廠房內,眼睛大大的擬穴青蟹幼體正揮動細小的螯足在水里游來游去。由連云區科技鎮長團成員、寧波大學劉磊研究員團隊與連云港科發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聯合攻關的擬穴青蟹北方高效繁育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僅用48只越冬種蟹,就培育出200萬尾優質苗種,在江蘇省首次實現青蟹規模化苗種繁育。這也是全國范圍內首次實現擬穴青蟹苗種在長江以北地區的百萬級規模化繁育,標志著連云區“以才興產”再結碩果,為我國北方青蟹養殖產業開辟出一條“南蟹北育”的新航道。
“這些擬穴青蟹個體強壯、抗病能力強且成本相對較低,深受養殖戶歡迎。這幾天電話就沒停過,連云港本地的水產養殖戶剛訂了10萬只,還有不少意向客戶正在對接。”劉磊告訴筆者。
這些“爆單”的青蟹苗,是劉磊團隊“南蟹北育”的最新成果。擬穴青蟹屬于較大型的海產蟹類,其生長迅速、個體龐大、適應性強,市場價位常年維持在100~400元/kg,具有顯著的經濟價值。長江口是擬穴青蟹自然分布的最北端,近年來,擬穴青蟹養殖范圍逐步由浙江以南地區擴大至上海、江蘇、山東等沿海地區。作為高端海產品,擬穴青蟹苗種長期依賴南方野生苗種供應。以往,北方養殖戶需從南方長途運輸苗種,往往耗時10至20小時,影響成活率。而今,隨著連云港“家門口”育苗技術的突破,這一難題迎刃而解。
去年9月,劉磊到我市掛職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后,在連云區委人才辦的推動下,他的團隊帶著專利技術,與連云港科發公司“聯姻”,共同實施擬穴青蟹北方高效繁育項目。
“我們根據北方育苗環境特點,制定了幼體餌料投喂和育苗水體調控策略,采用基于溫度和營養調控的促抱卵技術,將種蟹抱卵率提升至50%,產卵率100%,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劉磊介紹。目前,首批大眼幼體已達200萬只,預計一期產值近百萬元。
“教授團隊駐企指導,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連云港科發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項目已帶動60余人就業,將滿足山東至江蘇沿海養殖需求。
據了解,自2024年該項目簽約落地后,連云區安排專人負責具體對接、政策申報等全程服務。從技術對接到首批苗種產出僅用10個月,創造了青蟹北方繁育的“連云速度”。
“下一步,我們將精準對接科技鎮長團專業特長和后方資源,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與涉農企業緊密合作,培育特色產業多元業態,將連云港打造成江蘇省乃至全國青蟹苗種繁育中心。”連云區科技局副局長許婷表示。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