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2 日,陽光下的連云港市贛榆區墩尚光伏漁業養殖實驗基地,數千塊深藍色光伏板在晨光中泛著金屬光澤,板下澄澈的池塘波光粼粼。當日上午,由江蘇徐淮地區連云港農業科學研究所實施的羅氏沼蝦、青蝦、紅螯螯蝦 “光伏三蝦” 養殖科研攻關項目迎來重要節點——首批 16 萬尾羅氏沼蝦幼苗成功投放,開啟了全區光伏漁業綠色養殖的新探索。
(墩尚光伏漁業養殖實驗基地)
近年來,贛榆區光伏漁業發展勢頭迅猛,養殖面積已達 10 萬余畝。如何在光伏板的光影之下實現生態與效益的雙贏,成為當地漁業轉型的重要課題。“促增產、助增收,打破傳統養殖桎梏、為地方光伏漁業發展提供科學數據,是科研院所的使命所在。我們此次研究圍繞光伏環境下水產養殖的綠色高產高效模式展開,通過探索性試驗為地方水產行業提供科技支撐,助推光伏漁業高質量發展。” 江蘇徐淮地區連云港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姚建中望著投放蝦苗的池塘,語氣中滿是期待。
(蝦苗稱重)
(羅氏沼蝦苗)
科研課題聚焦三大核心方向:一是深入研究光伏通光率對池塘微生態環境的影響,精準解析光影變化與水體溶氧、藻類生長的動態關聯;二是通過對比有、無光伏覆蓋池塘的養殖數據,量化光伏設施對水產品生長的具體影響,為養殖模式優化提供依據;三是持續追蹤記錄蝦類在不同生長階段的體型、重量及存活率,建立起一套適配光伏環境的生長模型。
? (蝦苗投放)
此次投放的羅氏沼蝦苗,是由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培育的 “南太湖 3 號”—— 這一國家認定的新品種,憑借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飼料轉化率高等顯著優勢,成為光伏養殖的理想選擇。“在充足的光照與科學管理下,這批蝦苗預計 10 月初即可上市。” 浙江省淡水水產養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雨辰介紹道,研究所將全程提供技術支持,為養殖試驗的順利推進保駕護航。
?
(蝦苗投放)
據了解,未來一周內,實驗基地還將陸續投放 90 萬尾青蝦和 5 萬尾紅螯螯蝦幼苗。屆時,三種蝦類將在光伏池塘中分別成長,不僅有望孕育出豐碩的科研成果,更將為贛榆乃至全國光伏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樣本。(姚紹莊 盧磊 )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