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晨晨 實習生 楊澤芃 通訊員 姚紹莊 盧磊)寬大的廠房內,全自動生產線一刻不停:機械臂精準操作,傳送帶平穩輸送……這是洛希能源科技(連云港)有限公司的智能儲能產線的生產場景。距此不遠,榮發新能源光伏玻璃深加工線也在高速運轉。隨著“光伏+儲能”協同效應,贛榆區正加速構建鏈條完整、集聚效應顯著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向著打造綠色低碳產業新高地全力沖刺。
作為聚焦儲能領域的民營企業,洛希能源科技(連云港)有限公司已建成年產5GWh(吉瓦時,電能量的計量單位)新型智慧儲能系統的生產體系,配備多條高效全自動生產線。“上半年,公司主導產品銷售額逾3億元,呈現倍增態勢,產品出貨量位居全國同行業前十強。”設備總監陳瑞林指著飛速運轉的機械臂介紹,“這條生產線從電芯上料到產品產出全是自動化。”為滿足市場需求,公司首創“吸盤式”模組入箱技術,在焊接技術方面引入通快環形光斑3D振鏡+飛行焊接技術,效率較傳統提升34.5%,焊接一次性良率達到99.98%以上。“我們正開足馬力趕二期工程,未來三年,我們要沖刺15GWh的年產能,實現產值80億元,帶動一批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贛榆,打造百億級儲能產業集群。”陳瑞林說。
與儲能產業交相輝映的是光伏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在贛榆經濟開發區,榮發新能源光伏玻璃深加工項目自今年3月開工,僅用數月便實現投產。在占地15畝的現代化廠區內,90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中,鋼化線、雙上片機、雙邊磨邊機等先進設備組成全流程自動化生產線,預計年深加工光伏玻璃500萬平方米,實現年產值1.5億元。同時發力的九天新能源光伏焊帶項目,則為贛榆區光伏產業補上關鍵一環。其引進的高速鍍錫一體機等尖端設備,能夠專注于高性能光伏焊帶的研發生產。預計可年產2000噸光伏焊帶,配套5GW光伏組件,實現年產值2億元。贛榆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緊抓光伏新能源主導產業,通過延鏈、補鏈、強鏈持續完善產業生態,加快構建完整、集聚效應顯著的光伏新能源產業集群。”
光伏與儲能產業協同發展,既破解了新能源消納難題,更催生出1+1>2的倍增效應。光伏發電有間歇性和波動性,儲能系統能在白天存儲多余電能,實現24小時供電;還能精準參與電網調峰,提升電力質量。近年來,贛榆區依托資源與政策優勢,積極推動儲能與光伏產業深度融合,吸引頭部企業入駐,結合漁業、港口特色,建成多個示范項目,不僅提升了本地清潔能源的消納能力,更在保障電網穩定運行、降低用電成本方面成效顯著,為區域綠色低碳轉型注入了強勁動力。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