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子 連發)根據新一線城市榜單顯示,連云港夜間出行的人數值位列江蘇第11位。在夜晚,港城市民喜歡“玩”點啥?在傳統的消費之外,連云港夜間有啥新經濟內涵呢?近日,筆者走訪發現,從舌尖味蕾的狂歡到文旅盛宴的沉浸,從身體律動的酣暢到精神世界的豐盈,港城的夜晚正編織著一張多元、立體、充滿無限可能的新“夜”態圖景。
新業態
為我喜歡“買單”
從“擼串喝酒”到“觀劇看電影”,從“深夜食堂”到“街邊音樂會”,夜經濟已突破傳統邊界,成為城市競爭力的新標尺。
如今,夜經濟以服務業為主體,其業態包括購物、餐飲、旅游、娛樂、學習、影視等眾多方面。特別是隨著“新三代”消費者成為主力,夜經濟正構建分層內容體系,為后Z世代、千禧一代、新銀發族定制精準場景。
當夜晚暑氣消退,公園綠地和運動場便迎來熱鬧時段。市區蒼梧綠園的環形步道上,“蒼梧夜跑團”的成員們步履矯健。資深跑友張健幾乎每晚都來:“離家近,環境又好,每晚5公里跑下來神清氣爽。”市區郁洲公園、星海湖等地同樣聚集著夜跑人群。
夜騎愛好者則規劃不同路線:每天18時30分,云臺山第小區門口集結的隊伍,或伴山澗清風奔漁灣,或駛向燈光璀璨如銀龍臥海的跨海大橋。“橋上的燈帶像活了一樣,比白天看壯觀太多了。”騎友李媛贊嘆。偏愛清靜者則選擇花果山大道至朝陽段或環錦屏山路線。
健身房是上班族夜間釋放壓力的重要場所。夜幕下的添躍健身一派熱火朝天:團課區力量訓練與瑜伽交替;自由力量區壺鈴、藥球散落,常用啞鈴常被取空;晚7時后的有氧區跑步機常滿員。“下班后練一小時,既解壓又方便。”超六成會員是上班族,這已成為他們的共識。
夜晚不僅有為身體充電的,也有為知識充電的。海州區“青年夜校”近期的一套課程引人注目:“嘿,小伙伴們是否厭倦了千篇一律的網紅體驗?覺得自己手指比竹子還硬?青年夜校專治手殘黨!這次的主角是———非遺竹編手工課!”公益性質的課程安排在晚間,每課限15人,鼓勵大家“編織屬于你的東方美學”。
社區活動中心里,智能手機應用、短視頻制作課則讓退休教師王女士欣喜不已:“晚上學點新東西,感覺生活更豐富、更有意思了,還能記錄分享美好生活。”
這些由多方力量打造的夜課堂,涵蓋文化、藝術、技能、生活,讓港城的夜晚在熱鬧之余,增添了一份寧靜致遠的書卷氣和持續生長的內生動力。
這些新“夜”態推動夜經濟從“流量紅利”轉向“價值深耕”,成為長效增長引擎。當前,情緒價值、非遺再造等趨勢正悄然影響消費決策,驅動消費需求從商品購買向情緒滿足演變,新“夜”態出現滿足了這樣的需求。
夜宵場
舌尖躍動與潮流涌動
煙火氣十足的夜宵市場最能直觀體現“夜經濟”的活力。在海州區鹽河巷夜市,小吃攤前,都有三兩個正在排隊取餐的食客,空氣里彌漫著燒烤的孜然香、海鮮的咸鮮氣、油炸糕點的甜香。根據谷歌地圖顯示,夏季以來,鹽河巷成為港城最熱門的打卡地點。
夜宵市場火熱的同時,消費者需求也在發生深刻變化。燒烤消費中,61元至90元人均消費區間的訂單占比超過30元以下區間,成為訂單數最高的價格帶。在建設東路一家燒烤店采訪時,老板王先生從事燒烤生意快10年了,他說,現在人們消費并不僅僅追求低價,而是更看重“質價比”,看重口味、環境、服務的綜合體驗。為了適應這樣變化,他家去年對店鋪進行升級,安裝了空調、配置了洗手間等設施。
在消費者需求升級的背景下,商戶紛紛創新經營模式。市區一家烤魚店,通過玫瑰花主題的烤魚設計吸引年輕人,掀起一陣風潮。市區甜品店,紛紛開啟晚6時30分后打折活動,吸引了不少消費者折扣打卡,打造夜間消費折扣場景。
如今,夜宵已成為年輕人社交互動的重要節點。這種消費思維與行為的變遷,正倒逼夜宵產業加速創新升級———過去以大眾化、低端為主,主打性價比的模式,如今在政策支持下,正朝著性價比與質價比兼備的方向轉型。
商業綜合體同樣是夜宵的市場。萬達廣場、蘇寧廣場等綜合體周末延長營業,品牌折扣、夜間美食節活動不斷。更顯活力的是一批新興的“后備箱集市”。在街邊,私家車,精心裝飾的后備箱變身小攤,售賣創意飲品、手作甜品、潮流飾品等,吸引著追求新奇體驗的年輕人。“白天上班,晚上出來擺攤,既能增加收入,也能認識很多有趣的人,感覺夜晚的時間被充分利用了。”徐姓攤主道出了不少人的心聲。
然而在采訪中,多家商業綜合體有關工作人員表示,當前,夜經濟還需要創新更多主題活動與場景創新,進一步激活城市商業活力與延展消費時空維度,才能讓更多商家愿意有效延長營業時間、提升消費者停留意愿,真正地讓夜宵經濟變為夜間消費的流量入口。
夜文旅
光影盛宴與沉浸之旅
當味蕾得到滿足,港城的夜晚又開啟了文旅體驗的魅力。燈光、演出、景觀交織,將夜晚裝點成視聽盛宴和文化之旅。
夜經濟的繁榮,不僅體現在餐飲場景上,更延伸至文旅消費等多元領域。鹽河巷的水上舞臺在6月至7月江蘇城市足球聯賽期間,成了體育迷的聚集地。大屏直播連云港隊比賽,南北街擠滿了近千名球迷,每一次破門都引發震耳欲聾的歡呼,驚飛岸邊的鴿子。民主路老街新浦廣場的“百姓大舞臺”,每周五、六晚都有街頭樂隊即興演奏,數百名市民游客圍聚哼唱,形成親民的文藝氛圍。
景區的夜游體驗需要進一步深化。花果山在春節期間曾經依托西游文化,在夜晚山道燈光勾勒出奇幻氛圍,通過主題燈光秀、沉浸式情景劇,讓游客感受“西游仙境夜未央”。
室內劇場同樣熱鬧。如今,在港城夜戲也逐步興盛起來。連云港大劇院即將上演的《黑神話:悟空》主題交響音樂會,預售引發關注,咨詢電話日均超30個。“大家對這種游戲IP與交響樂的跨界融合充滿好奇和期待。”該劇院工作人員說。在更輕松的場所,如萬達廣場,兒童音樂比賽、即興喜劇成為年輕人解壓新寵,希望更多像《平行時空》這樣90分鐘充滿互動爆笑的演出,可以豐富港城市民夜生活。
都市夜游者喜歡特色餐飲和潮流市集,其對旅游購物和文化體驗的需求明顯上升。游客到訪歷史文化街區和都市商圈,對本地老字號餐飲、傳統藝術有需求,對創新文化和時尚藝術更有期待。在采訪中,有游客建議連云港可以在海上云臺山開辟夜間登高攬勝活動,讓前來觀賞美景的游客可以在夜間俯瞰燈火璀璨的連云新城、繁忙港口以及跨海大橋如銀龍般的燈帶蜿蜒入海壯美夜景。
與此同時,我市還需要補齊鄉鎮夜經濟短板。鄉村夜游者則更偏愛本地文化活動與民俗活動。我市可以在夾谷山嘗試開發“齊魯會盟”等大型情景劇,也可以在沿海鄉鎮再現漁家樂等風土習俗,讓鄉鎮成為夜經濟新舞臺。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