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頭部廣告一條

        新聞 新聞> 綜合新聞

        解局:江蘇為什么有資格辦世界智能制造大會?

        【連網】  呲呲啦啦,鐵花四濺。

        再專注的焊工也難做到猝然臨之而不驚,焊接機器人卻可以,即便是身處惡劣環境,哪怕作業時遇到動作干涉,它也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它們干的活也絲毫不亞于一個資深焊工。”在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廠示范基地,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趙彥斌說,焊接機器人之所以如此智能,就在于控制系統搭載了雙機器人協調焊接軟件包。

        12月6日,埃斯頓帶著它的智能生產線走上了世界智能制造大會的T臺。這是一場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與江蘇省政府聯袂主辦的展會,來自全球近20個國家和地區逾280多家智能制造領軍企業共襄盛事。

        經濟強靠實體,實體強看江蘇。江蘇制造業總量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第一,2015年達到3.34萬億元。當下及未來,江蘇從制造大省邁向制造強省,關鍵在于布局高端制造、發力智能制造。省委書記李強日前在江蘇省黨代會上指出,發展先進制造業,要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品牌化的方向,推進中國制造2025蘇南城市群試點示范,推動智能制造快速發展,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和知名品牌。

        智能制造的號角已然在江蘇奏響。

        智能車間玩轉大工廠

        傳統產業是江蘇制造業的“老底子”,占了制造業60%以上的份額。省經信委主任徐一平說,江蘇的工業能夠頂住持續下行壓力、運行在合理區間,得益于長期堅持技術改造,不斷適應新形勢運用新技術修復提升傳統動能,讓傳統企業煥發了生機。智能車間的推廣應用就是很好的例證。

        無錫一棉紡織集團的廠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創始人是近代民族工業先驅榮氏兄弟。49歲的徐亞娜從姑娘時開始,已經在這家百年企業服務了30年,從一名值車工成長為技術能手,也見證了企業由粗到精、由大變強的過程。

        “正像老電影里演的,紡紗過去可是個體力活,車間里忙忙碌碌站的都是人,管的事情又多又細。”徐亞娜回憶,上世紀90年代一名值車工只能照看兩三臺紗車,一臺有五六十個絡筒,機器一開人就得像上緊發條的機器,精力高度集中,眼到手到馬不停蹄。現在建了智能車間,人整個輕松多了,她一人能“對付”30臺紗車。“時代真的是不同了。”她如此感嘆。

        變化始于千禧年,看好智能化生產的前景,無錫一棉下了一著先手棋進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經歷了從單項應用、開發ERP、組建傳感網感知生產的過程,前后投入近億元終于瓜熟蒂落,2015年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通過工信部評定審核,并入選全省首批示范智能車間名單。

        “智能車間的核心在于傳感網的建設。”無錫一棉董事長周曄珺介紹,9萬多個各類傳感器將數千臺(套)設備串聯成網,傳感網覆蓋成品、安全、電能、生產過程、環境等關鍵領域,實現了對生產狀態、產品質量和能耗情況的實時監控。“現在大多數同行萬錠用工在100人左右,我們只需要25人。”她說,智能化生產直接給企業帶來了減員增效、節能降耗和質價雙升的優勢,由于面料質量過硬,盡管價格高出同業均價10%以上,不少國際一線大牌依然是他們的長期客戶。

        和2000年相比,紗錠由11萬錠增至60萬錠,職工數由5000人減至1800來人,而今天的無錫一棉已成了年產值20多億元全球最大的緊密紡紗基地。智能車間只是第一步。周曄珺透露,“十三五”期間,企業將繼續投入3-5億元用于技術改造,逐步建成一個生產設備互聯互通、生產過程實時調度、物料傳送自動化、產品信息可追溯、車間環境智能監控、資源消耗智能監控、設計開發與生產聯動協同的智能化紡紗工廠。

        人民網記者從省經信委了解到,江蘇通過省級示范智能車間的示范引領,以智能制造為重點的工業技術改造投入比重不斷提高,去年全省工業技改投資完成12345.6億元,增長25.6%;目前已創建的289個省級示范智能車間中,一線生產人員平均減少20%,人均產出水平平均提高15%。按照江蘇布局智能制造的規劃,到“十三五”末,全省將建成1000個智能車間(工廠),規模以上企業關鍵工序核心裝備數控化率超過80%,大中型企業實現全覆蓋,智能裝備產業整體實力居國內領先水平。

        制造何以更聰明能干?

        “讓制造更聰明。”這是世界智能制造大會打出的響亮口號。那么,制造怎樣才能更聰明更能干?

        “智能制造更多的體現為人與物之間、物與物之間、平臺和平臺之間的交互作用,它比互聯網更深入更具體地聯系到我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胡義東看來,智能制造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一種生產制造方式。

        江蘇正是國內物聯網的發源地,7年前,國務院正式批準無錫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截至去年底,無錫物聯網產業營收已達1688億元,基本形成了涵蓋感知、網絡通訊、處理應用、關鍵共性、基礎支撐的產業鏈。這對智能制造形成了直接而有力的基礎技術支撐。

        一批依托物聯網應用推進智能制造的江蘇企業嘗到了甜頭。康緣藥業建設了生產過程控制實時通訊與數據分析平臺,實現生產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和產品質量在線監測,產品質量均一性提高5%以上;徐工集團利用物聯網技術,遠程采集分析用戶使用信息,根據客戶需求特點研發設計個性化產品,開拓細分市場,增強了有效供給能力;江陰興澄特鋼采用加熱爐自動控制系統,在線監控并實時調節煤氣質量,煤氣損耗減少約20%。

        今年6月,座落在無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甫一露面就摘下世界超算TOP500排名冠軍,這對江蘇智能制造是一個新的重大利好。“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諸多方面需要和信息技術結合。有了超級計算機進行模擬計算,可以省掉過去需要很多試驗才能獲得的參數,這對江蘇這樣的制造大省意義重大。”胡義東對人民網記者說。

        據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技術研發部應用支持主管劉釗介紹,一汽集團無錫油泵油嘴研究所從事內燃機燃油噴射系統、燃燒系統、進氣系統等方面研發工作,這些項目大都涉及復雜的參數計算和工況模擬,靠企業自身資源無法滿足項目時效性要求,經“神威·太湖之光”介入計算后研發速度即大為提升。據了解,這臺峰值運算速度突破每秒10億億次的超級計算機已在生物醫藥、工業設計等領域取得60多項應用成果。

        需要指出的是,工業設計未來對于智能制造的價值將會愈加彰顯。“作為現代工業的關鍵性一環,工業設計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蘇州市吳江區經信委副主任沈斌認為,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實現手段,集成化、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的設計均屬于工業設計的范疇。太倉市經信委副主任顧肖峰則表示,德國工業4.0也是工業設計的產物,4.0的概念就是指通過工業設計把互聯網、自動化等軟件硬件結合起來,形成智能化的系統。在德資企業集聚的太倉,工業設計推動智能制造的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智造江蘇相約中國制造2025

        “智能化不是提不提的問題,而是必須要這樣做。”在亨通集團副總裁錢建林看來,這是個變革的時代,如果不順應變革之勢,就會被淘汰。

        對江蘇而言,智能制造是主動而為,也是勢在必行。江蘇人明白:一方面,江蘇工業門類齊全,8大行業有6個過萬億,其中機械、紡織居全國第一,冶金、電子、石化、醫藥居全國第二;另一方面,江蘇工業有高原沒高峰,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的創新型企業還不夠多。一方面,江蘇注重實體領域的研發,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2.55%,全社會84%的研發投入、80%的創新成果來源于制造業;另一方面,與美、德、日等國相比,投入強度仍處于較低水平,江蘇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僅為1.07%,發達國家一般在3-4%左右。

        重要的倒逼因素還有支撐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環境變了。徐一平說:“我們過去長期支撐制造業高速增長的勞動力、土地等傳統要素優勢逐步弱化,資源和環境約束不斷強化,投資和出口增速明顯放緩,拼資源、拼環境的老路已經走不通了,亟需形成新的動力機制和發展模式。”

        經濟學家、南京大學教授劉志彪認為,江蘇最需要學習德國模式。他說,德國人口稠密,資源貧乏,以高端智能制造業和出口著稱,江蘇產業的比較優勢也是制造業,省情與德國相似,但是經濟規模大約是德國的30%,“江蘇應力爭經濟規模在2021年達到德國的40%,在2049年基本上趕上德國。”

        事實上,江蘇已在學習借鑒德國工業4.0等發達國家理念,編制出臺了《江蘇“十三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日前已就《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明確的15個重點領域,形成了從當前到2020、展望2025的詳細技術路線圖。記者注意到,布局智能制造,江蘇注重多方借力,資源整合。通過部省合作,工信部將江蘇作為智能制造示范省份試點;通過院省合作,與中國工程院聯合開展制造強國戰略研究,由周濟院長擔任江蘇制造強省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通過國際合作,與德國工業4.0主管機構、科研院所及高端制造企業逐步建立起密切的合作關系。

        智造在江蘇,蘇南是龍頭。記者注意到,中國制造2025蘇南城市群試點示范建設已獲國家正式批復。11月24日,副省長馬秋林在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要求,蘇南五市要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以創建中國制造2025蘇南城市群為契機,探索產業鏈分工協作、區域錯位協同發展新機制,打造一批諸如南京智能制造裝備、無錫集成電路、常州先進碳材料等在內的地標性特色產業。

        面向“十三五”,江蘇將實施“百項千億”技改工程,省財政拿出20億元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實施獎補;實施企業制造裝備升級、企業互聯網化提升“兩大計劃”,設立總規模300億元的省工業和信息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支持企業裝備升級和互聯網化提升、核心技術攻關和智能裝備創新研發。時下,共603項、總投資1572億元的企業智能化改造升級三年滾動計劃已在走下紙面。

        “執著專注,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是我們自古以來的傳承,智能制造時代更需要這種精神。”胡義東說,十年之后,他期待智造江蘇展開的那幅新畫卷。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xxxx黑人与亚洲| 奇米影视7777777| 新木乃伊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成人3d黄动漫无尽视频网站|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成熟时33d在线| 精品香蕉在线观看免费| 99久久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18videosex日本vesvvnn|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永久在线免费观看| 16女性下面无遮挡免费| 黄色一级毛片免费| 精品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老熟妇仑乱视频一区二区| 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免费视频网站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中文 |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我的娇妻acome| 国模冰莲自慰肥美胞极品人体图| 在线视频国产99| 奇米777视频国产|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6这里只有精品|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97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18美女腿打开无遮挡| 高潮videossex潮喷另类|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99热|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网站|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 午夜理伦三级播放| 五月天婷婷久久| 999影院成人在线影院| 欧美一级黄视频| 秋葵视频在线观看在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