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陳菲,女,漢族,小學一級教師,自 2001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小學教學工作,我始終忠誠于教育事業,始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師德高尚,愛崗敬業,勤奮努力,成績卓著,深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歡迎。本人性格開朗,熱心公益,服務社會。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對工作一直兢兢業業,和其他教師一起探討工作,教書育人。認真學習新教學大綱,以新思路、新方法來指導工作。學而不厭,自覺加強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對自己“充電”,提高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嚴要求高標準來衡量自己,不斷給自己施壓,工作之余,勇于探究,努力鉆研教材,分析每堂課成功在哪里,哪里存在不足,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學校管理水平。在教學中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種教學方式營造輕松、活潑、上進的學習氛圍,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法來教學。
作為教師,在注重教學成績的同時,還著力注重師德教育。教育教學中,能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處處關心他們、幫助他們,體諒學生的疾苦,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學和管理始終受到學生的歡迎。師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愛學生,曾用關懷,讓學生淚流滿面;曾用愛心,去揚起學生心海的風帆。近十五年來,我在不變的工作崗位上,不斷演繹著不變的愛心。有時把愛心轉化為對學生的尊重,有時把愛心體現在對學生的嚴厲,體現在對學生習慣的培養上。
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也十分注重“師范”作用,衣著整潔大方,言行規范得體,對待任何學生一視同仁,尤其是對待差生,更是關愛有加。在學生心目中,我為人正直,言行一致,具有強烈的責任心,敬業,嚴厲而又不失同情心,公平且不失靈活性。無論開展什么工作,總是認真投入,積極主動地想辦法,每天早來晚走,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各項工作不僅順利開展,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成績不能滿足,名譽催人奮進。作為一名教師,覺得自己始終要踐行為人之道,從師之道。特別在實施教師績效考核的今天,我覺得教師更要講敬業和奉獻。也正是這樣做的,堅守著三尺講臺辛勤耕耘、開拓創新、默默奉獻。我相信我的未來不是夢,因為,在我的心中,學生永遠是天使,我就是為天使修補翅膀的人。
熱心公益,堅持不懈。我總是會將公益觀念實行到生活中 。不知從幾何時,“熱心公益,服務社會”成為我的座右銘,在這些年里,我一直堅守著這句話。同時,我也一直在提升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思想要求上進,積極向組織靠攏,響應黨的號召。
工作以來,讓我更加有能力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尤其是那些成績優良又沒有經濟能力而即將輟學的孩子們,每每看到,總讓我想有一股幫他們圓夢的沖動,后來,我真的把沖動變成了現實,我做到了。2012年在青口黃海西路郵政局里看到了中國扶貧基金會的一個活動“愛心包裹”,我毫不猶豫對自己說:我要參加!此后的兩年里共資助了兩名貴州少數民族的小學生。也就是從那時起,開始了我真正的公益之路,開始了我至死不渝的畢生事業!我身體力行地印證著“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座右銘。
愛心其實就是一盞燈,一經點燃,就會照亮周圍所有的人。2014年光榮地成為一名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志愿者,同時也加入了月捐的行列,長期資助貴州威寧樂利小學的一名女孩,今年,小女孩已經六年級了,學習成績優秀,每學期都會寄來學習反饋,看到她能快樂的學習,我的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2015年,中國扶貧基金會又推出了“一起加油”這個項目,這個項目是城鄉兒童一對一公益教育活動,旨在邀請城市小朋友加入,在一對一幫助貧困地區孩子的同時,學習用同理心和責任心看世界。我為我家兒子也報了名,我和他一起攜手走在公益之路上。和我們家結隊的是一個貴州大男孩,現在正在上五年級,看了他的簡單介紹,驟然間被他的身世所感動,對于他,更多的是在精神上給予他鼓勵。每次看到他們寄來的匯報單,看到他們的進步,心里真的是很高興,原來自己微不足道的幫助,竟給他們帶來如此大的變化,更加堅定了我心中那條路。
最近一年,我開始關注我們連云港的公益活動,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以各種方式傳遞愛心。先后參加過贛榆的義工群,現在又加入到贛榆海英草志愿中心。能幫助弱勢群體,為他們在寒冷中送去真摯的溫暖,在酷暑里撐起一把遮蔭的雨傘,她感到無比的幸福。為他們服務,心甘情愿,無怨無悔。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幫助別人,使別人快樂,也能使自己的心靈獲得快樂,使自己的人生升值”。今年的5月份,在學校推行的讀書節活動中,為城西小學的孩子們捐贈200本課外讀物,讓孩子們可以在書的海洋里的暢游。今后,我將一如既往、無怨無悔地做下去,與眾多的星光融會在一起,構筑起一個明亮的愛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