蓸電成
【連網】曹電成,男,灌南縣湯溝鎮連五村人。他在外發財致富不忘家鄉,2016年他發起“我為家鄉出把力”活動,免費為灌南縣連五村鋪設道路,架設路燈。2017年組織“關愛貧困大學生”活動,資助了多名灌南縣湯溝鎮貧困大學生。2018年春節,他向該鎮的4名困難大學生每位捐助了6600元學費,并承諾一直資助到他們畢業。
曹電成,灌南縣湯溝鎮連五村二組人,1980年2月出生,2007年來到常州打工,從在建筑工地上做普通工人開始,歷經八年時間做到小有成就的土建公司總經理,也成為“助人為樂”的楷模。當連五村的村民們提起曹電成,村里無人不知曉。大家所熟知的不僅有他在外發財致富不忘家鄉,也有他尊老愛幼、勤勞致富、鄰里團結的美德。每次回家,總不忘幫家里老人帶些東西,抽出時間看望村里長輩,噓寒問暖,左鄰右舍有困難找到他,都是盡心盡力幫忙。
“開拓拼搏、追求卓越”,在該同志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經常說工作沒有什么好與壞之分,不管在什么崗位上只要愛崗、敬業都能干出成績,也都能為社會做出貢獻。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也和大家一樣是一名普通建筑職工,也要下土坑也要上腳手架也會晴天一身汗雨天渾身泥,甚至因為他經常主動去做那些又臟又累的工作而比別人付出更多。但他抱著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態度,不但把工作做了而且比別人都做的好。剛進入工地工作時,因為年輕他還顯得不是很適應,但很快他在和領導同事的交流中,日常的努力工作中,漸漸適應了環境,適應了工作。漸漸地領導出于對他的信任和鍛煉年輕人目的,讓他擔任了工長一職。這個職位在工程的生產中是個相當重要的角色。他自知責任的重大,于是在工作中抓住一切機會向老工長,向老工人請教學習;在工作之余抓緊時間自學,翻閱各種相關規范和圖籍,有問題就及時詢問解決,邊工作邊學習,不怕苦、不怕累,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以上,尤其是工程主體施工期間,連續數月未休禮拜天,和同志們一起出色的完成了施工任務。日積月累,通過他本人的努力,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的積累,歷經八年的時間,就做到了小有成就的土建公司總經理。
在項目建設中,工人是施工生產的主力軍,如何把幾百名工人管理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成為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因此這就需要管理者有杰出的領導才能。工程質量是項目建設的靈魂,是企業生存的根本,今天的質量、明天的市場,建立切實可行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創“精品工程”的質量目標是質量工作落到實處的保證,更是公司打響企業品牌的根本。要從源頭控制入手,狠抓材料關、技術關及人員的質量意識。
一個人只把本職工作做好,充其量也只能是一個優秀的工作者,但當他將自身投入到整個社會中去,并盡心盡力的為社會付出的時候他的榜樣和示范作用就有了更深遠意義。曹電成同志就是這樣一個不滿足于作好本職工作而將自身與社會緊密聯系并投身到社會公益事業中的人。他有錢了,但他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2016年春節回家鄉過年時,發現村里有一條400米左右的爛泥路,特別在陰雨天氣尤其是冬天下雨過后,很多天道路都不好走,嚴重影響村民的出行,于是在2016年5月份拿出自已的積蓄,出資10.5萬元,幫這條影響村民出行困難多年的道路鋪好,為方便周邊老百姓晚上散步,并在兩邊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共12盞,受到了村民愛戴和擁護。他把助人為樂當作自己人生重要的一部分,盡可能的去服務社會和幫助別人不斷充實自己的人生。他常說:“我現在在做好自身企業的情況下,最想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對社會盡一份自己的責任,自己有了錢看著別人困難也不會有成就感的”。他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
2018年春節,他向該鎮的4名困難大學生送去愛心和新春的祝福,為每位學生捐助了6600元學費,并表示一直資助到他們畢業。4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來自南京師范大學、徐州醫科大學等省內著名高校,均因家境貧困,每年的學費只能靠申請助學貸款或者向親友借錢來繳納。曹電成希望通過他的微薄之力幫助這4名貧困學子走上自立自強、成長成才道路,并鼓勵他們學會心懷感恩、飲水思源,將愛心傳承下去。還表示他愿意將這個愛心行動一直延續下去,除了將這4名家鄉大學生一直資助到畢業外,每年暑假還要再捐助2-3名家鄉貧困的大學新生,并且帶動身邊更多的朋友和企業家參與到捐資助學的活動中來,讓更多的貧困大學生能順利完成自己的學業。
他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多年來,他助人為樂之舉一直得到妻子和兒女的理解和支持,多年來,曹電成始終認為助人是快樂之本,是一種美德,人生要有善心,多點愛心,能為他人多辦點好事,多幫一份忙,就多一份快樂,社會就多一份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