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連云港企業研發生產的代表我國風電裝備最新技術水準的123米超長海上風電葉片啟動陸地轉運工作。運輸這個龐然大物可是一項技術活,其中運輸大葉片的車輛還要拐過90度的路口直角彎,而且不能有絲毫磕碰,非常考驗駕駛員的技術經驗和運輸設備的綜合能力。這極具視覺震撼力的一幕吸引了央視的目光,6月14日下午的《新聞直播間》直接對轉運這組“大塊頭”的過程進行了現場報道。
6月14日10時30分,在連云港大浦路和228國道的交叉口,運輸一組3支大葉片的車輛正在直角轉彎,這種葉片是我國首臺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的超長葉片,總長123米,葉片加底座總重量超過63噸,需要采用特殊設計的車輛在多方協作下進行運輸,這種車輛輪胎數超過了60個,共分3組,每個輪胎都可以轉向,轉彎時需要5個人(1名駕駛員、2名轉向操作員、1名觀察員、1名指揮員)通過對講機手持無線手柄同時配合操作,以此讓車輛的每個輪胎根據需要進行轉向。
這次罕見的轉彎到底有多難呢?據了解,大葉片裝車后,懸空部分長度超過了50米,運輸車輛的左右寬度也超過了6米,轉彎半徑必須盡量控制在71米以內,平時小汽車轉個彎10秒鐘即可完成,而此次轉彎卻足足花了10分鐘。為了保證葉片順利運輸,我市事前做了大量工作,運輸路線內的道路寬度都在8米以上,建高在6.5米以上,又改造了多個路口、交通信號燈,清除了沿途障礙物,并在關鍵路段安排交警協調指揮交通。而參與此次運輸的駕駛員也具有多年的風電葉片運輸經驗,并在貨車前后安排了專門的押運車輛,30公里的路程,運輸葉片的車輛行駛了三四個小時。
成功運輸到連云港港口碼頭后,這些葉片于昨天順利進行了吊裝,經過5天的海上運輸,將于20日通過海運送往福建平潭外海的海上風電場進行后續的整機組裝。據了解,風電產業是連云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板塊,連云港企業制造的巨型風電葉片經常刷新全球紀錄,而連云港港成為超長葉片南下北上沿海風場的不二選擇。作為國內規模領先的風機葉片生產基地,連云港市起步早,已建立起涵蓋葉片模具、關鍵原材料、設計生產等完整的產業鏈條。如今在“雙碳”目標的帶動下,港城正在引導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搶抓市場機遇。隨著風電、太陽能、核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和新能源項目建設,連云港城市能級正快速提升,吸引越來越多的新能源企業進駐,為連云港的綠色產業注入新鮮動能,刷新城市發展底色。(連云港發布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