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袁春梅 通訊員 范郁爾)近些年,隨著消費品的極大豐富,消費者對食用農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農產品的數量、安全、衛生等基本要求得以滿足后,其外觀、風味、營養等要素就越來越受到關注。瞄準優質農產品這種消費趨勢,有著西紅柿種植傳統的海州區浦南鎮,大力引導種植戶進行口感西紅柿種植,滿足中高端消費需求,走差異化發展之路,讓傳統的西紅柿產業重獲新生,解鎖“長紅”密碼。
“很多顧客都說咱們的西紅柿能吃出陽光的味道,滿滿都是兒時的記憶,這正是這幾年我們不斷追求的品質保證,不以產量論英雄,憑口感說話。”夏季到來,口感西紅柿采摘進入尾聲,在海州區浦南鎮,聊起這一季的收入,種植戶們都露出笑臉,種植戶李存一語道破西紅柿產業再次“走紅”的原因所在。
浦南鎮西紅種植起源于草舍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大棚種植,2008年草舍西紅柿被評為連云港市名牌產品。但是到了2015年,西紅柿種植效益開始走下坡路,2018年整個西紅柿產業發展跌入谷底。“那個時候大家一味地追求產量,多年的種植過度使用化肥,土壤板結,導致西紅柿的產量越來越低,病害也越來越重,種植戶虧損嚴重。”李存說,因為連著幾年都虧損,好多種植戶都放棄了西紅柿種植,大棚閑置倒塌的很多。
傳統產業不能丟,而鄉村振興關鍵在于產業振興。浦南鎮重新定位西紅柿產業發展,組建連云港綠巨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草舍村投資興建了番茄莊園項目,打造番茄智慧展示館,通過示范服務帶動,更好地種植番茄。同時,從政策、技術、銷售等方面給予支持,做大做強浦南鎮西紅柿品牌。
“這幾年口感西紅柿的價格一直很穩定,基本都在15元到20元一斤,種植戶在種植西紅柿時一般都會五五分配,一半是普通的西紅柿,一半是口感西紅柿。”浦南鎮鄉村振興辦主任呂恒慶介紹,目前浦南鎮西紅柿種植面積在5000畝左右,通過番茄莊園的示范帶動,綠色種植的理念越來越得到種植戶的認可,不再一味地追求產量,而是更關注口感。
如何使用生物菌肥,如何利用黃板誘蟲……在吉瑞園農莊,負責人李高朋給我們展示了很多綠色種植的經驗,通過3年多的努力,去年,莊園成功申報了番茄、絲瓜等有機食品認證。像吉瑞園農莊一樣,發展至今,種植戶們大都有了自己特色的種植方式,加上天然的地理優勢,浦南鎮的番茄口感好,小小的西紅柿已經成了致富的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