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張明興 通訊員 王艷 胡勇)近日,由連云港企業中藍連海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總包的揚州市樸席鎮每日6萬噸工業污水處理廠EPC+O項目實現污水調試穩定達標排放,并進入正式運營階段,其出水水質穩定達到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中藍連海依托微生物菌劑技術“對癥下藥”“減污增效”,為高難度工業廢水治理提供全新解決方案。
為攻克國內工業廢水處理關鍵核心技術與生物強化技術瓶頸,中藍連海在2009年就成立環保研發團隊,聚焦高鹽、高氨氮微生物菌劑研發及配套工藝包研發領域。截至目前,中藍連海環保研發團隊已完成國家、省市及公司研發課題80余項,獲得授權專利70余項,高標準建設3個省級研發創新平臺,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國中化科技進步一等獎、江蘇省科技創新協會成果轉化一等獎等。
據悉,揚州市樸席鎮是重點光伏產業集聚區,著力打造了新能源產業新高地,樸席鎮工業污水處理廠作為環?;A配套設施,其處理能力和運行穩定性備受關注。“針對企業典型的含氟高硬度難降解工業污水特征及深度處理要求,項目集成應用了中藍連海多項自主研發產品及關鍵工藝包技術。”項目負責人李坤介紹,作為牽頭方,中藍連海聯合其他優勢企業組成聯合體承擔了樸席鎮工業污水處理廠EPC+O項目,具體包括新建每天6萬噸工業污水廠1座,并配套廠外進出水管網及生態緩沖區。在該項目中,中藍連海采用自主研發的復合生物強化、自養反硝化、臭氧生化耦合、深度穩定除氟等多項領先技術,多段協同有效保障處理效果。其中,“復合生物強化AO—自養反硝化”協同工藝有效實現總氮的低成本深度脫除,具有抗生物毒性能力強、難降解污染物去除能力強等特點;“臭氧—生化耦合”工藝實現廢水中低濃度難降解COD的低成本穩定達標;“兩級高密+深度除氟劑”耦合強化工藝實現出水氟離子的穩定達標。整體工藝可削減污泥產量40%以上、削減外加碳源投加50%以上、能耗降低30%以上,出水穩定達標、運營經濟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中藍連海的環保微生物菌劑及處理工藝技術,早已在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成功應用。相較傳統的處理方式,中藍連海自主研發的高鹽難降解廢水深度處理技術流程更加精簡優化、成本大幅降低,處理尾水各項指標遠低于國家規定標準。“高鹽特種菌劑的成功開發與不斷升級,不僅一次次突破生化耐鹽極限,也有效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中國中化T5高級專家、中藍連海環保研究所副所長田鳳蓉介紹,經過對數百種耐鹽樣品的篩選、富集與馴化,中藍連海成功培育出第一個耐10%以上鹽度的高效功能菌種,部分菌種可耐飽和鹽度,打造高鹽生物強化領域制高點。
堅持科技創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如今,中藍連海環保研究團隊成功篩選培育并掌握了300多株“特種菌”的制備方法,并實現了技術成果轉化,在國內各大化工園區和石油化工、煤化工、垃圾滲濾液、醫藥、農藥、危廢等典型廢水處理工程中成功規?;瘧?,累計創造產值超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