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劉蔚 于子泓 徐毅)水,作為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3月22日第三十三屆“世界水日”及3月22日—28日第三十八屆“中國水周”到來之際,我國以“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保障我國水安全”為主題,掀起了全社會節水、惜水、護水、愛水熱潮。
回望過去一年,連云港市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深入踐行治水重要論述精神,全力落實國家節水行動。在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引領下,連云港市節約用水管理中心夯實基礎、多措并舉、突破創新,大幅提高了工農業生產的效率和公眾的節水意識。
如今,連云港的節水工作已碩果累累,不僅為本地水資源管理樹立了標桿,也為全國節水工作的推進提供了寶貴經驗。
制度先行夯實節水管理基礎
黃海之濱,淮水尾閭。連云港市地處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供水末梢,水資源稟賦不足,人均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近5年間,連云港全市年平均用水總量約27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占比八成,季節性和水質性缺水問題時有發生。為此,連云港水利人勵精圖治,將節水制度設計作為撬動高質量發展的支點,以“繡花功夫”織就節水網,以“刀刃向內”的革新破解“水困局”。
2024年,連云港市出臺《連云港市計劃用水管理辦法(試行)》,如同為城市裝上“節水閥”———384家公共供水用戶全部納入計劃用水管理,100%的覆蓋率背后,是“用水有度、超標預警”的智慧管控。連云港市還出臺了鼓勵計劃用水戶利用線上水平衡分析代替傳統水平衡測試的工作方案,滿足條件后可以免做傳統水平衡測試,逐步提高水平衡測試的水量門檻,小用水戶暫免、暫緩開展,切實做到了為用水戶減負。同時積極開展定額調查和市級用水定額制定,發布了《連云港市2024年增編用水定額》,包括55項產品、110個定額值。2024年,連云港全市完成用水審計17家、水平衡測試70家、取用水項目節水評價28個、合同節水項目4個,多項指標超額完成。
農業是用水大戶,也是節水的潛力所在。連云港市積極推廣節水灌溉,噴灌、生態灌排系統,渠道防滲輸水、集雨補灌等節水灌溉技術,獼猴桃等作物全年灌溉水量僅14.4立方米/畝,藍莓滴灌灌溉用水量僅24.09立方米/畝,農田灌溉用水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節水是根本出路。”連云港市水利局局長顏建介紹,通過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持續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用水效率和效益不斷提高,全社會節水意識不斷增強。
如今,這場始于制度創新的節水革命已初見成效。從薔薇河畔的智能灌區到臨港產業園的循環水系統,從老舊社區的節水器具普及到工業園區的水效領跑者集群,港城正以“滴水穿石”的韌勁,書寫人水和諧的新篇章。
多措并舉提升節水管理質效
面對水資源配置的嚴峻挑戰,連云港市統籌考慮供需狀況,以“挖掘地表水、增大引提水、鼓勵再生水、依托外調水”為指引,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連云港自身特色的節水型社會高質量發展之路。
走進連云港石化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工程師輕點屏幕,廠區數百個智能水表數據瞬間匯聚。“過去查漏損要帶隊伍地毯式排查,現在系統自動預警,年節水直接增效500萬元。”連云港石化有限公司水務主管李廣宇展示著“全國水效領跑者”的數字化秘籍。除此之外,2024年還有金橋豐益氯堿有限公司獲得全國重點用水單位水效領跑者稱號。
這樣的智慧場景正在連云港全面鋪開:投資84.95萬元建設的節水管理信息系統,如同給城市裝上了“水神經”,非農自備水以及徐圩新區公共供水計劃用水戶全部納入平臺管理,連云港市全市節水“一張網”建設初具規模。該系統實現了對連云港市區非居民用水情況的實時監控和數據分析,提高了節水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有效預防和控制水資源的浪費。此外,還為公眾提供了便捷的節水政策法規查詢服務,增強了公眾的節水意識和參與度。
“節水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在連云港市級水效提升行動中,市節約用水管理中心主任張順勝表示,針對7個水效提升項目,共安排了42萬元的補助資金。該行動一方面通過開展節水宣傳和培訓,增強用水戶的節水意識;另一方面,通過實施節水獎勵機制,激發用水戶自發進行節水改造的積極性。水效提升行動將作為一項長效節水機制,有效堅定用水戶進行節水改造的決心,對連云港市全市的節水工作產生積極影響。
當下,連云港正在編織更精密的節水網絡:2025年將逐步推進縣區重點用水戶全部接入市級節約用水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各級業務系統的融合與互通,逐步構成連云港市全市“一張網”節水管理信息化格局,提升節水管理數字化水平。
數據顯示,2024年連云港市萬元GDP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22.26%,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8.77%,用水效率持續提升。
政企聯動推進非常規水開發利用
“在節水工作中,我們堅持‘兩手發力’,既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又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以激發全社會節約用水的內生動力,這十分必要。”顏建說。在深化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實踐中,連云港市通過政企協同機制,在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新路徑上越走越寬廣。
工業領域創新實踐成效顯著。連云港市徐圩新區建成的智能水處理中心,按照“一企一管、一企一罐、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原則,實現園區70%廢水再生利用。2024年,再生水回用量突破1800萬立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徐圩新區高品質再生水回用項目———日產5萬噸的高品質脫鹽水將直供田灣核電,產生的蒸汽回輸園區化工企業,不斷拓展再生水使用方向,實現再生水的跨區域調配及產業聯動。
與此同時,監管體系與基礎設施同步升級。通過用水審計、水平衡測試、節水評價和節水“三同時”閉環管理等,推動用水戶建設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節水設施。智慧化監測網絡建設取得突破。為進一步量化非常規水利用,年度完成投資30萬元為重點用水戶安裝非常規水計量設施,非常規水使用數據同步接入連云港市節水管理信息系統。這一措施的實施,不僅提高了對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的監管能力,還為非常規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了數據支持。
在此背景下,連云港市非常規水利用格局越來越清晰。水利部門正重點推進三大工程:一是全力推進徐圩新區高品質再生水回用及輸配管網一期工程申報水利部2025年非常規水利用儲備項目;二是繼續推進連云區光大水務再生水利用項目,解決港區用水緊張問題;三是跟蹤灌云縣燕尾港再生水廠的建設,全力支持該項目及時上馬,形成在連云港市全市南有灌云、中有徐圩、北有連云3個大型再生水廠的格局。
讓污水經過凈化重獲新生,把雨水集結起來聽候調令,將海水淡化成汩汩甘泉,用科技點化脫鹽水后反哺工業……利用這些曾被打入“另冊”的非常規水資源,看似科幻,實則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文化浸潤構建全民節水風尚
在連云港市鳳凰小學的課外實踐課上,二年級學生正通節水繪本觀察“一滴水的旅程”。這種寓教于樂的教育創新,正是連云港市“節水教育從娃娃抓起”的生動實踐。目前,連云港市全市已有2萬余冊節水讀本走進低年級課堂,在連云港20所小學進入課外教學,三、四年級節水讀本完成編制,印刷出版,今年將繼續加大節水讀本推廣力度,擴大讀本覆蓋面,提升讀本宣教成效。
在節水產業市場培育方面,連云港市積極創新,大力推動線上水平衡分析替代傳統水平衡測試,以信息化手段為基層減負增效。同時,積極響應省級“節水醫院”理念,結合連云港市實際,成立了市級“節水診斷專家團”。這個專家團如同一支節水服務的“特種部隊”,針對不同行業用水戶的多樣化需求和節水難題,提供精準的節水診斷服務。通過建立節水服務溝通渠道,協調人才、技術資源,致力于暢通節水產業發展的供需循環,強化政企之間的合作紐帶。
除此之外,通過與社區攜手開展“節水宣傳進社區”活動,將節水理念融入日常,讓黨建引領與節水工作深度融合,共同營造節水新風尚。此外,著力打造“節水公園”,選取深受市民青睞的蒼梧綠園作為試點,通過開辟節水宣傳陣地,向市民傳播節水理念,讓節水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行動自覺。
放眼全國,展望未來,節水已成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浩蕩春風里,期待著一項項節水、護水、愛水行動的持續開展。當節約用水遇見全民行動,港城正書寫著“以水興城”的嶄新故事———在這里,滴水之微,亦可折射出高質量發展的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