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錦繡云臺,山海相連。浩蕩的黃海奔騰而出,延綿的云臺山系蜿蜒向西。鐵塔聳立,銀線飛架。田灣核電1—6號機組化作綠色電流馳騁至長三角,為經濟社會貢獻澎湃動能。
在這里,還有中俄核能合作的標桿之作田灣核電7、8號機組。開工四年以來,一直按照核安全領域全球標桿的標準如火如荼地建設。
在浩蕩奔涌的黃海之濱,一項關乎國家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的重點工程正悄然崛起。
田灣核電7、8號機組單機容量126.5萬千瓦,其建設完成后,田灣核電基地的裝機總量將超過900萬千瓦,年發電能力約700億千瓦時。
該項工程不僅是華東電網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推手,自2021年正式開工建設以來,便承載著無數建設者的夢想和希望。
“這是標桿工程,每個江蘇核電人都想參與。”面對標桿工程的“召喚”,38名高級操縱員毅然參與其中,他們承受住重新取照的重大挑戰,穿梭在主控室和管道縱橫的廠房內,為田灣核電7、8號機組高標準建設貢獻力量。
“幫助我們戰勝自己的是新時代核工業精神。”在田灣核電7、8號機組一線,“事業高于一切,責任重于一切,嚴細融入一切,進取成就一切”這堅持半個多世紀的“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深刻于每個人的腦海里,一定要“在全球核電樹立起一座中國核電人的標桿項目”的錚錚誓言成為每個參與者的共識。
于是,我們看到江蘇核電對田灣核電7、8號機組標桿工程指標體系進行六輪升版完善,117項標桿指標被調整至145項,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卓越標準從90分提升至95分,乙供施工材料進場驗收一次合格率與設備到貨檢驗合格率均從95%提升至98%。
登上廠區的觀景平臺,田灣核電站8臺機組盡收眼底;步入宏偉壯觀的常規島廠房,4.4364萬平方米的空間令人震撼;核島穹頂上,數以千計的設備儀器,穩穩地保護著核島安全。
新時代的中國需要怎樣的核安全領域全球標桿?怎樣建造、運行如此高標準的核電站?
偉大夢想在召喚,光榮使命靠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代表性,田灣核電7、8號機組要想做成標桿工程必須達到中國核電系統建設最高水平。”江蘇核電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毅說。
這是屬于建設者的奇跡——完成約2100米廊道和14000米溝道的施工,確保工程現場總體道路通暢、人車分流。400多個閥門模擬替代件,55個貫穿件臨時管控措施,破解了工程建設中供貨的相關難題,確保了工程建設的連續性。為了解決7、8號機組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工程建設者將臨時供電、給水、雨排等溝道始終保持成繞廠環形的管網,并統籌優化了樁基、溝道、廊道、地下管網、土石方回填及道路施工各個環節。
這是屬于創新者的舞臺——
作為俄羅斯最新VVER-1200技術,國內沒有現成的建設、調試、運行經驗……難題層出不窮,方案無例可循,考驗的是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截至目前,田灣核電7、8號機組突破VVER-1200核電機組建設的種種瓶頸,創下技術專利103項,106個指標達到了世界一流標準。
這是一首協作者的交響曲——
“田灣核電7、8號機組工程建設涉及多家單位深度參與,多個相關方利益、理念和行為差異碰撞,大體量、大規模、大陣容地交叉作業。”江蘇核電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連海說,這就需要踐行7、8號機組“四同三做”執行力文化。
在工程計劃制訂中,江蘇核電組織參建各方成立了一體化計劃管理辦公室,打破合同壁壘和單位藩籬,建立“四三三”多維度協同一體化計劃管理平臺,凝聚參建各方合力,始終踐行“同一目標、同一團隊、同一聲音、同一行動”的宗旨。
運行管理、計劃推進等一系列重點難點都在一次次溝通、研討中逐步解決,凸顯分工協作、協同發展的集體力量。
以田灣核電7、8號機組為例,其設計的大型系統超過80個,僅一個安全殼安全系統就有十多個。支持如此龐大的工程建設,必須培養一支過硬的建設、調試、安裝和運行團隊。
作為田灣核電7、8號機組生產準備工作的核心環節,全范圍模擬機建設投運是確保田灣核電7、8號機組操縱人員培訓和機組順利實現裝料的重要保障。然而首批樣機出來后,江蘇核電培訓部門發現一些設計沒有達到預期。為此,江蘇核電組織相關人員前往模擬機制造廠家,全力攻堅模擬機建造。
作為國內首個調試運行一體化機制推行的核電機組,田灣核電7、8號機組引入了虛擬值班機制并將12名高級操縱員編入調試團隊,提前進入戰斗狀態。
2024年9月,運行四處將高級操縱員編入5個虛擬運行值,并為每個高級操縱員配備2到3名學習操縱員徒弟,提前構建運行團隊人才培養機制。
人才培養不僅要在模擬機上,更需要延伸到實踐中。為了幫助學習操縱員掌握工作組織經驗,高級操縱員會指出路徑,讓他們通過工作開展,逐步構建系統文件搜集、識別、提升經驗;工程建設處根據青年員工的崗位、技能需求和性格特點,為其精心挑選經驗豐富、專業能力強的師傅,以7、8號機組工程建設為實踐平臺,培養工匠級建設團隊;工程計劃處借助一體化計劃管理辦公室運作、改進和提升的過程,讓年輕人擔當起核電工程計劃融合管理新方法的探索者,通過創新建立設備預警制度、三級協調機制和臨時指揮部等措施,為實現項目六大控制目標保駕護航。
目前,田灣核電7、8號機組項目建設進入快車道。站在歷史新起點,面對打造核安全領域全球標桿的要求,江蘇核電將不斷提升機組調試和技術服務能力,真正實現田灣“核心臟”澎湃長三角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