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徐歡 王習文)“家人們,現摘現發的梔子花,花苞飽滿、香氣濃郁,今天限量300單,手慢無!”在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朐陽街道的“梔子花村官”直播間里,朱文彬和直播團隊正在向網友推介新鮮采摘的梔子花。鏡頭中,帶著露珠的花朵清晰可見。這些如今暢銷的梔子花,過去曾長期面臨滯銷困境。
作為擁有百年種植歷史的特色農產品,“朐陽梔子花”2022年便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卻因傳統銷售渠道單一、大棚技術落后,深陷“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每年花期,看著滿園好花賣不出去,只能爛在枝頭,心里真不是滋味。”回憶往昔,花農老許連連嘆息。直到2024年初,一支由回村大學生牽頭的5人直播團隊,在石棚山公司改造的簡陋辦公室里,開啟了破局之路。
創業初期,資金短缺成為最大阻礙。即便東拼西湊,仍有20萬元的缺口。為壓縮成本,團隊在包裝設計、物流運輸上反復打磨:定制印有梔子花標識的快遞箱,每個成本控制在2元;16.9元的產品定價,要覆蓋采摘、包裝、運輸等全鏈條費用。“利潤薄,但絕不能讓農民吃虧。”團隊成員金鑫堅定地說。
2024年4月,“梔子花村官”抖音號開始運營。初期效果不佳,單場直播銷售額不到1000元。團隊隨后前往浙江學習經驗。返回后,他們改變了直播方式,把直播間設在花田里,并策劃了“梔子花語:永恒的愛與約定”主題直播,展示真實的田園風光和花農勞動場景。“網友看到的不僅是商品,更是鄉村生活的美好。”朱文彬介紹。這種創新形式吸引了大量粉絲,賬號單月銷售額迅速增長至15萬元以上,顯著打開了銷路。
直播的成功也改變了當地花農的看法。“一開始,我覺得這幫年輕人就是‘瞎折騰’,哪有老老實實種花賣花靠譜?”徐大爺說。但當他親眼見證自家的梔子花通過直播快速售罄,還賣出了好價錢,便主動找到朱文彬:“小朱,我家的大棚,你們隨便用!要搞實驗、要拍視頻,都行!我信你們!”在徐大爺的帶動下,其他種植戶紛紛主動與團隊合作,不僅提供場地支持,還積極參與直播,為產品升級、技術試驗貢獻力量。
今年5月底,朐陽街道30余萬株梔子花比往年提前一個月全部售完。團隊沒有滿足于此,他們正利用直播積累的品牌影響力,著手開發梔子花香薰、洗衣液等深加工產品,并已與兩家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朱文彬表示,目標是深度挖掘梔子花的產業價值,讓這一傳統產業煥發新的活力。
通過發展直播電商,海州的梔子花產業走出了滯銷困境,實現了從單一種植向全產業鏈發展的轉變。小小的直播間,成了銷售特色農產品的重要渠道,也帶動了更多力量參與鄉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