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李菲 通訊員 瞿霞)“原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媽媽了,沒想到還能有再見的一天。” 6月1日下午,李樹洋、李樹美兄妹倆風塵仆仆趕到市救助站,在見到母親的那一刻,兩人淚流滿面,哽咽著說出這句話。至此,從沭陽流浪至連云港的楊應連老人,在離家15年后終于重返家鄉,成為我市第二例通過全國救助尋親網尋親成功的流浪者。
智力障礙阻擋6旬老人尋親路
“回家,回家了。” 6月1日下午,室外驕陽如火,市救助站的流浪者照料中心里卻一片清涼,65歲的楊應連老人收拾干凈利索,精神狀況也非常飽滿。自從得知家人馬上就要開車過來接她,她就掩不住對回家的熱切,眼睛里滿是期待的光芒,一邊查看著收拾好的行李,一邊反復念叨著家人情況。
“老人性格開朗,喜歡跳舞,愛干凈還特別愛打扮。”負責照料楊應連老人的工作人員介紹,但可能是年紀較大和有智力障礙的原因,老人對自己的姓名、年齡和家庭地址等都說不清楚,所以一直沒能成功尋回親人。
2013年7月28日,灌云縣小伊派出所民警將楊應連老人送到市救助站,從此,救助人員就一直利用各種方式來查找老人的相關信息,整整4年的時間里,始終沒有放棄幫助老人尋親的念頭。
“最近兩年,我們通過公安系統采集了老人的DNA方便數據比對,去年又在全國尋親網對老人的情況進行推送,希望其家人能夠前來尋親。”市救助站站長徐進介紹。
尋親網上認出走失15年的母親
“她肯定是我的母親,我們馬上去接她。” 6月1日下午1時30分許,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員接到了家住沭陽的李樹洋打來的尋親電話,他在電話里十分肯定楊應連就是自己的母親。原來,當天早晨,始終沒有放棄尋找母親的李樹洋聽說全國尋親網上有一些走失流浪人員的信息,他立即上網瀏覽,一眼就認出了楊應連。
當天下午4時50分許,在尋親網上認出母親后不到一個小時,楊應連的老伴、大兒子和大女兒就驅車出發,來到市救助站。時隔15年,失散的一家人剛一見面,就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大女兒李樹美更是情緒激動,她顫抖著跪在母親的面前,緊握她的手不松開。“有生之年還能夠再見到媽媽,感覺好像做夢一樣。”
勉強還能克制住情緒的李樹洋站在一旁,向在場的工作人員講述了母親走失的經過:在他和弟弟妹妹還很小的時候,母親楊應連曾經受到過刺激,產生了一定的智力障礙。15年前,不知道什么原因,楊應連突然離開了家,從此遍尋不著。
在辦理了相關的手續以后,李樹洋一家人終于帶著楊應連老人回家了,臨走之前,李樹洋和李樹美兄妹再三對救助人員表示感謝,感激他們對母親的收留和照顧,并承諾把母親安頓好以后,會再回來一次表達謝意。
救助人員呼吁讓更多流浪者回家
“楊應連老人是幸運的,走失15年還能找到家人。”送走楊應連一家后,市救助站站長徐進感慨道。但是面對救助站里其他等待親人尋來的流浪者們,他的內心依然沉重。因為智力障礙,這些無法得知姓名的流浪乞討受助人員在站里甚至一呆就是十幾二十年,而無法回到曾經的家。
為此,徐進以及救助人員提醒廣大市民,如果有走失人口的家庭,要及時到公安部門報案,并留下自己的DNA數據,方便警方通過DNA對比找到走失人口。此外,走失人員的親人們還應該經常瀏覽全國救助尋親網,尋找家人信息。
據了解,截至目前,我市200多位受助人員的信息已經上傳至全國救助尋親網,包括他們的照片、姓名、性別、年齡、身高、特征、發現時衣著、是否采集DNA、發現日期和地點以及所在救助機構的聯系方式等。通過尋親網,我市已經有兩例尋親成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