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耀華 通訊員 管三松)“稻田看似平靜,禾苗下面淺水里藏著蝦兵蟹將呢!稻魚綜合種養不僅讓土地充分利用起來,還能在原有稻麥收入基礎上增加兩倍以上的收入。”昨日,筆者來到灌南縣新集鎮陡灣村一處水田,這里的種養大戶楊素剛喜形于色。據介紹,新集鎮的稻魚綜合種養已小有規模,目前已發展到2000畝,未來該縣在繼續發展其他現代農業的同時,重點發展稻魚綜合種養,未來將發展2萬畝稻漁綜合種養地塊,年產值將破億元。
筆者在連成一片的田塊看到,水稻已長高到十五六厘米,有數名農民在田里拔除雜草,而在他們的腳下水中就有小龍蝦。有位農民用小網在較深的水中拖了一把,網內數只小龍蝦已有小拇指大小。據介紹,這些小龍蝦放養不過20天時間,再過20天將至收獲期,新集的稻魚綜合種養將掘得第一桶金。而鄰近的另一處水田則放養了南美白對蝦,其長勢同樣十分喜人。今年秋天,這些白對蝦基本可與水稻同時收獲,而小龍蝦放養最多一年可收獲四茬,每畝每次可產小龍蝦100公斤。
據灌南縣農委黨委委員黃開忠介紹,新集鎮稻漁生態小鎮是全省首批100個農業特色小鎮之一,也是全省惟一以稻田綜合養殖為內容的特色小鎮。新集稻漁生態小鎮主要通過建立稻漁共生的生態循環系統,利用水稻生長過程中滋生的各種浮游生物及稻田害蟲、雜草等為蝦蟹提供餌料,利用水產養殖代謝物分解為水稻肥料,替代傳統化肥,大大提高了其能量和物質循環再利用效率,而養殖的魚蝦又能有效消除稻田害蟲蟲卵和雜草,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有利于減肥減藥和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有效改善稻田生態環境,達到一田雙業,一水兩用,稻漁雙收目的,實現穩糧促漁和改善生態的多重效果。
正在發展中的新集鎮陡灣村、夏莊綜合種養殖基地規劃面積5000畝,目前已建成2000畝。其水稻畝產可達500公斤,蝦、蟹、魚平均畝產100公斤左右,畝產6000元,全年純收入3000元左右,綜合效益明顯高于正常稻麥生產。據介紹,該縣還將搞高層次產業開發,在抓好種養生產的基礎上,健全銷售網絡,發展冷藏速凍、創建自有品牌,延長產業鏈條,實現各環節增殖。而當地農民在土地被流轉后,不僅可以按年份領取土地租金,還可以到種養殖地打工,從而實現在家門口賺雙份錢。未來灌南還將在鄰近村莊發展2萬畝稻漁綜合種養地塊,年產值將突破億元。該縣還將搞好田間道路、發展農家樂等配套建設,吸引城里人前來休閑觀光,從而打造全省一流休閑觀光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