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劉青 王東) 近年來,連云港灌南縣為加快省“星”級敬老院創建步伐,先后對“人員少、基礎條件差、管理混亂”的原大圈、白皂、花園等5個敬老院進行了撤并,撤并后的敬老院不但壓縮了運行成本,降低了敬老院的管理風險,合并后的敬老院運營實際效果更好。也為今后的農村五保供養中心(原敬老院)的升級改造,特別是為農村五保供養中心實現醫養融合全覆蓋提供了條件。
▲送演出到敬老院
據了解,在創建過程中,該縣一方面強化硬件投入,各鄉鎮的房屋改擴建部分全部由鄉鎮負責,宿舍的生活配套設施(老人宿舍內的空調、電視、呼叫器、柜子、衣櫥、椅子、床以及床上三件套)全部由縣和省養老專項資金解決。為此,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目標責任狀,對敬老院通過三星級、二星級、一星級驗收的鄉鎮,縣政府將分別給予20萬元、15萬元、10萬元的獎勵。另一方面重抓內部管理。選擇兩個基礎條件較好的敬老院,對照“三有三能六達標”的內容標準,安排專人,精心打造。通過示范敬老院的摸索,總結出宿舍管理“二三四”做法,即:客廳內僅擺放電視機和機場椅兩樣物品;衛生間僅擺放盆、洗漱用品、水瓶三樣東西;臥室內的櫥頂上、柜子上、床上和床下(“三上一下”)四個位置上不容許亂放其他雜物。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實際情況,灌南縣出臺了《關于敬老院內部管理競賽活動獎懲辦法的通知》,將全縣11所敬老院,按現有基礎條件,分成兩類,較好的是一類,較差的是二類。分類的目的是增加可比性,提高創建的主動性。通過組織觀摩、兌現獎懲。每兩月組織全縣各鄉鎮民政助理和敬老院院長開展一次內部管理“家家到”觀摩競賽活動,每一類設立“流動紅旗”兩面。每次觀摩結束后,進行集中點評、兌現獎懲。實踐證明,這些措施都著實調動起了各鄉鎮的創建熱情和積極性,營造了濃厚的“比學趕超”氛圍。經過一階段的觀摩考核,從敬老院的管理人員到院內老人,逐步適應了新的管理,文明意識、衛生意識都有了明顯的改變。
為鞏固和繼續提升這一成果,該縣及時修訂了《內部管理考核辦法》,建立了考核評委庫,評委從縣內的幾所護理院的一線管理人員中挑選產生,每季度組織一次考核,每次考核由縣民政局從評委庫中隨機抽取三名評委,組成考評組,考核采用百分制,每次考評按積分排名,對積分前三名的敬老院和積分進步明顯的前三名分別給予不同獎勵。僅用了兩年時間,全縣11所敬老院,就有3所敬老院通過三星級驗收,6所敬老院通過二星級驗收,2所敬老院因規模小為一星級,提前一年實現省“星”級敬老院全覆蓋。
“敬老院不但吃得好、住得舒心,還有豐富的休閑娛樂活動,過年過節還有表演可以看,還可享受到免費的醫療服務。真是太貼心了,住在敬老院讓我感到很安心很幸福。”灌南縣百祿鎮五保供養中心姜大爺笑著告訴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