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陳建國) 傳統的糧食烘干,大多使用燃煤熱風爐,浪費人力又污染環境。今年,連云港市灌南縣推廣應用糧食烘干“煤改電”工作,推廣應用空氣源熱泵,利用節約環保型農機技術,推動農業綠色高效發展。
今年5月,灌南縣農業農村局將海威農機服務合作社作為該縣首個空氣源熱泵糧食電烘干改造示范項目,結合環保、用能、成本等多方面為該合作社量身定制了空氣源熱泵糧食電烘干方案,并安排技術人員將原8臺糧食烘干設備其中的4臺由燃煤改造成空氣源熱泵。據合作社負責人徐海威介紹,現在只要設定好相關數值,設備就自動加熱烘干,干凈又輕松。
據了解,糧食收獲時水分一般在20%以上,安全收儲水分應該控制在15%以內,如果水分太高,糧食就容易霉變,所以糧食烘干是長期儲藏前的一個必要手段。小戶種植可以等晴天的時候,靠太陽晾干。但大戶不可以,一來是受限于場地,沒有那么大的空地曬糧;二來是受限于天氣,萬一下雨了,收都收不及。因此,很多地方的種糧大戶都習慣在收獲后,把糧食送到農業合作社等地烘干。在過去,糧食烘干一般是使用燃煤熱風爐等設備,但近幾年來,隨著“煤改清潔能源”工作的開展,各地明令禁止使用燃煤熱風爐作為熱源,并開始推廣空氣源熱泵。
今年夏收前,該縣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263”行動減煤計劃,大力推進糧食產地機械化烘干環保升級改造,推動空氣源熱泵等綠色環保農機化技術在糧食機械化烘干領域的示范應用。“改造后,將大大提升糧食烘干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同時烘干品質較以往有明顯的提升。今后,我們將積極爭取項目資金,進一步推廣使用空氣源熱泵代替燃煤鍋爐,為該縣糧食烘干清潔能源改造奠定基礎。”該縣農業農村局農機管理科科長孫迎波表示。今后幾年,灌南縣將通過上級財政資金的扶持,引導各烘干中心進行燃煤熱風爐改造,從而減少燃煤烘干機數量,逐步使用自動化程度高、操作便利、排放清潔的烘干機,助力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