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伏廣進 通訊員 劉慶 鄭雄輝)8月25日,在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病房內,來自連云港市東海縣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王磊,在愛人和省、市紅十字會相關人員和醫務工作者的陪護下,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血液從他的體內緩緩流出,沿著導管流入病床旁的造血干細胞分離器中,4個半小時后,200毫升的“生命種子”采集完成,之后它將注入一名26歲血液病女患者體內,幫助其戰勝病魔迎來重生。
據了解,今年36歲的王磊,在東海縣科教創業園區一家企業工作。2010年,在一次收聽節目時,王磊無意中聽到了連云港市民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感人事跡,深受感動,于是便走上了無償獻血的道路。10年間,王磊先后9次參加義務獻血,獻血量達到3600毫升。此外,熱心志愿活動的他還于2017年申請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光榮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當時我毫不猶豫答應了,因為能救別人的命,我覺得值。”今年4月,王磊接到東海縣紅十字會通知,自己與一名26歲女性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6月,同意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王磊順利通過了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體檢,為了確保此次捐獻成功,日常他十分注重鍛煉和飲食,每天晚飯后都要散步1個多小時進行鍛煉。妻子任大云更是付出了許多,她每天都陪伴在王磊左右,陪丈夫聊天散步,無微不至地照顧其飲食起居,為捐獻工作做了充分的準備。
“在19日到達徐州后,從第二天開始,我便在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每天接受兩針動員劑注射,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前期動員。”王磊回憶說。在經過一系列準備后,25日早上8時過后,醫務人員開始對王磊進行造血干細胞釆集,4個半小時后, 200毫升造血干細胞采集完成,王磊也成為連云港市第27位、全省第845位、全國第10089位造血干細胞成功捐獻者,并獲得了江蘇省紅十字會授予的博愛獎章和中華骨髓庫頒發的捐獻造血干細胞榮譽證書。
“在人生最燦爛的時候與病魔同行,但我想我是幸運的……我相信,您積極、善良的生命種子一定可以為我帶來健康和好運,也愿您和家人身體健康,一生幸福順遂!”當天,結束捐獻返回老家東海靜養的王磊通過省紅十字會收到了被救助患者寄來的親筆匿名感謝信。看到信中字里行間洋溢著的感激和憧憬,忘記了前期注射動員劑帶來的種種不適和疲憊,躺在家中床上的王磊微笑著向筆者說道:“能夠用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挽救他人生命,我感到很欣慰,衷心祝愿受捐者能早日康復!”
“造血干細胞捐獻是一項挽救生命的愛心工程,需要全社會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王磊同志的義舉不僅挽救了一個人的生命,更是弘揚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也為我市精神文明建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連云港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通過全方位、多層次開展造血干細胞捐獻宣傳,截至本月,今年連云港市已有5位志愿者成功捐獻,是2002年至今捐獻造血干細胞人數最多的一年。今后連云港市紅十字會將繼續加大宣傳,讓更多市民了解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踴躍參與到文明志愿服務中來,讓城市更文明、充滿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