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張晶晶 通訊員 徐麗)“機場建設搞運輸,就走我們村這條路,現在我們千斤村這條七八里長的水泥路揚塵很嚴重,尤其遇到大風天氣,更是沒法走路了,實在是看不清楚路了。”“機場建設是大事情,我們村民都支持,但是現在千斤大溝被攔腰截斷后,我們小茆村排水成了問題,不知道打通千斤大溝水系這事能不能快點?”“我們洪河村道路損壞嚴重,給村民出行帶來不便,現在該修得修、該建得建,村民都很關心這路由誰修?何時修?”……
9月9日上午,連云港灌云縣小伊鎮“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里,一場特別的協商議事會正在熱烈進行中。小伊鎮千斤村、洪河村、小茆村“兩代表一委員”, 縣政協委員代表,小伊鎮國土所、水利站負責人,鎮政府分管領導,機場建設部門負責人等相關人員齊聚一堂,共商完善新建機場周邊農業配套設施事項,打通服務周邊群眾“最后一公里”。
據介紹,位于灌云縣小伊鎮境內的花果山國際機場是江蘇省第三大國際機場,于2018年11月由小伊鎮開始啟動征地拆遷工作,涉及小茆、洪河、千斤、伊北四個行政村。機場建設給小伊鎮甚至灌云縣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發展也總是伴隨著矛盾和問題。機場整體走向為東北-西南,人為割裂了多條農路、溝渠、河道,例如鎮內主要河流千斤大溝,被攔腰截斷。機場配套的改路、改水、改渠“三改”工程,目前已累計完成矩形斗渠1300米,節制閘15座,邊溝2500米,河道疏浚2600米。但由于受方案變更、疫情等一些因素的影響,整體進度有所滯后。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涉及河道溝渠、農村道路等方面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對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造成了較大影響。
在協商議事會上,與會各方達成共識:機場建設部門在強化夜間管理減少運輸車輛拋撒土塊的同時,增加機場周邊道路灑水密度,降低揚塵危害;鎮水利站會同相關部門一邊加快現有排灌溝渠建設進度,一邊完善水系調整方案報上級部門審批;鎮國土所會同相關部門繼續推進道路邊養護邊建設工作,積極申請機場周邊道路用地指標,為新增繞行道路建設做好準備工作。
據悉,通過協商議事,與會代表們共同建言獻策、深入協商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措施,解決好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實現了保障重大項目建設與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雙贏,基層協商民主架起了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