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嫂“女漢子”,沖在防疫“攻堅戰”最前沿 2020-02-13
連日來,南城街的疫情卡口、轄區內的消殺現場、外來人口的排查地點、疫情宣傳的各個場所都能看
劉騏:寒夜中堅守防控一線 2020-02-13
這些天以來,劉騏下班后都沒有回家,而是單獨找了住處自我隔離。10日上午9點,結束了夜班的劉騏回到住處,還在上幼兒園的女兒給他打來了視頻電話:“爸爸,你什么時候回家啊?我好想你!”劉
灌云交通海事部門送生活物資上船 解108艘滯留船燃眉之急 2020-02-13
據了解,疫情防控開始后,灌云縣地方海事處對船舶碼頭實施了嚴格的疫情管控措施,將船、岸人
戰“疫”暖心事 熱心居民每天給值守人員送下午茶 2020-02-13
“來,喝杯奶茶暖暖身體,你們辛苦了。”11日下午,在海州區新南街道新龍社區新龍新村小區防疫卡口,“菜菜”又來給卡口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送奶茶了。
連云港市馳援武漢15名醫護人員:信心滿滿 努力救治更多病人 2020-02-07
“我們很好,到達武漢后首先參加了穿脫防護服的專業培訓。根據江蘇省醫療救援隊的統一安排,我們于2月5日凌晨進入武漢中法醫院的ICU病房開展工作。如果說武漢是前線的話,那ICU病房就是火線。我們會根據醫院的統一安排做好本職工作,請家鄉的親人們放心。”昨...
東海一企業連夜馳援北京小湯山醫院建設 2020-02-07
【暖新聞】連云港知名企業32臺凈水設備馳援雷神山醫院 保障抗疫... 2020-02-07
“我們剛剛歇下來。因為雷神山醫院即將交付,所以今晚我們將連夜完成12臺凈水設備和20臺熱水設備的安裝。”2月5日晚上9點,筆者撥通了連云港市企業日出東方在武漢雷神山安裝現場負責人郭文豪的電話。
病房日記|邵成杰:除夕夜他走進隔離病房戰“疫” 2020-02-07
除夕前一天,市一院收治了1名確診患者劉先生。當晚,由4名醫生和12名護士組成的第一梯隊正式
志愿者王井雙:24小時待命轉運發熱病人和密切接觸者 2020-02-07
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戴上口罩和護目鏡,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開著此前從沒有開過的救護車,隨時待命轉運發熱病人和密切接觸者,這是最近幾天王井雙的主要工作。作為一名青年志愿者
我市馳援武漢15名醫護人員:努力救治更多病人 2020-02-07
“從當天下午1點多到夜里快1點,我才回到賓館。”孫克艷說,“進入病房就沒有喝一口水,吃任何東西。長時間不進食,有點低血糖。”當筆者想再多了解一些工作情況,孫克艷說,“太累了,想休息
疫情防控道德模范在行動|陳軍:“戰時”,志愿者理應挺身而出 2020-02-07
“您好,請您配合量一下體溫。現在是非常時期,回到家后就不要輕易出門了,一定要戴好口罩……”昨
戰“疫”中一群90后:我們長大了讓我們守護你們 2020-02-07
進入隔離區要穿上連體防護服,戴上口罩、帽子、護目鏡和靴套,不吃飯、不喝水,中途不能上廁所
【戰疫紅馬甲】母子同上陣 齊心戰疫情 2020-02-06
病房日記|陳曉兵:“選擇這一行,就得對得起這身白大褂” 2020-02-06
2月5日晚上,在市一院隔離病區,剛剛結束工作的陳曉兵脫下厚重的防護服,回到辦公室。在記錄
兩位老黨員 一筆特殊的黨費 為武漢抗擊疫情加油 2020-02-06
“這次疫情讓武漢遇到了困難,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老哥倆要求繳納特殊黨費,盡我們一點微薄力量,請組織上代我們轉達對疫情區群眾的關心,雖然錢不多,也是我們一點心意。”
暖心!連云港這家人從尼泊爾背回3092只口罩 2020-02-06
2月2日,蒼梧晚報小記者王雪菲一家,將他們個人購買的3092只口罩全部捐贈給市疫情防控一線的醫院和醫護人員。這些口罩,是他們從4000公里外的尼泊爾“背”回來的。
連云港連云區千名志愿者沖鋒戰“疫”第一線 2020-02-06
“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急需要一批疫情防控應急志愿者,參與巡邏勸導、卡口值守、入戶調查等工作,歡迎大家踴躍報名!”日前,一條由連云港連云區文明辦發出的《緊急招募令》在連云區線上線下發布后,得到該區各志愿服務總隊和支隊的積極響應,短短24小...
面對疫情 連云港90歲老黨員:10萬元請轉交武漢! 2020-02-05
于是,夫妻倆撥通了12345,找到了海州區紅十字會的電話,“我們想交一筆比較緊急的‘特殊黨費’,麻煩你們幫忙轉交一下,轉交給武漢,讓武漢人民戰勝
湯娟 湯欣穎:戰“疫”路上姐妹花 2020-02-05
隔離病區札記▏顧青青: “搶”來的機會,要加倍拼命干 2020-02-05
2月4日凌晨1點,不少人還在甜蜜的夢鄉里,連云港市四院隔離病區第一小組醫生顧青青仍坐在電腦前報送當天的信息。這樣工作到深夜的日子從她進入隔離病區那天就開始了。
連云港九旬黨員夫妻捐出10萬“黨費”馳援武漢 2020-02-05
病房日記|他們逆行 而上 用大愛呵護生命 2020-02-04
每次走進病房,張亮他們都要先穿上手術衣,戴上帽子、口罩、手套、護目鏡,再穿上防護服、隔
穿上尿不濕 衣服擰出水 徐圳連續30小時堅守“疫”線 2020-02-04
“不回家過年。”1月23日晚間,李軍梅收到一則微信,而第二天就是除夕,發送信息的就是她的丈夫
隔“疫”不隔愛 連云港云山街道“三上門”全力服務武漢返回人員 2020-02-04
“我們帶來了草雞蛋、萵苣、面條……還有什么需要,隨時給我們打電話。”1月27日上午,連云港連云區云山街道工作人員提著滿滿兩大袋新鮮蔬菜和生活日用品送到居民侯先生家門前。原來,早在1月22日,侯先生一家五口乘坐私家車從武漢回到連云區,并于第一時間向...
天天響時時響 連云港灌南2664只“大喇叭”喊通鄉村防疫信息傳播... 2020-02-04
“口罩一戴,福氣常在!回家洗手,健康就有!”自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來,連云港灌南鄉村2664只“大喇叭”紛紛“喊”起來,打通傳播防控疫情信息的“最后一米”。
守護百姓安寧 做最美“逆行者” 2020-02-04
眾志成城▏東海馳援武漢17位民工:“只要祖國需要,我們愿意全力... 2020-02-04
1月28日和1月30日,連云港東海17位民工兄弟分兩批先后出發前往武漢,馳援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建設,從事活動板房安裝工作。筆者昨日連線支援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板房安裝的17位民工的“帶頭大哥”葛政委,了解到在順利完成火神山醫院的板房安裝后,...
過年不返鄉 這些異鄉人在港城的春節這樣過 2020-02-03
朱正云: 此時此刻病人更需要我 2020-02-03
最美夫妻防護隔離中的守望 2020-02-03
“我在蒼梧收費站堅守” 2020-02-03
社區保潔員: 做好工作就是幫忙 2020-02-03
肉品配送員: 一定得讓大家吃好 2020-02-03
環衛工: 任何時候城市都要像樣 2020-02-03
教師: 孩子們,快來上網課 2020-02-03
消化科醫生:其他疾病的患者也需要守護 2020-02-03
熱心市民:做一線的“最強后援團” 2020-02-03
“全副武裝”外賣小哥: 要對每位顧客負責 2020-02-03
贊歌,獻給防疫一線的“英雄們” 2020-02-03
連云港海州200名青年黨員奔赴疫情防控一線 2020-02-02
“我以黨員身份為家鄉貢獻綿薄之力!” 她捐送4000個口罩只為寒... 2020-02-01
“關鍵時刻,醫療物資就是生命保障線!” 他車禍后偷偷出院只為... 2020-02-01
1月30日上午,在海州區新壩衛生院,頭戴白色繃帶的卞國慶忙得不亦樂乎。他把20余箱剛剛購買的醫療物資一箱箱搬到庫房,臉頰上全是汗水,白色的繃帶早已經染上了灰塵。
“疫情不退,警察不退!”他們推遲婚禮只為戰“疫”勝利 2020-02-01
陳西廣的未婚妻葛翠翠是一名醫生,“我們的工作性質相對特殊,我們要做好隨時回到工作崗位上的準備。”陳西廣說,在作出決定的第二天,未婚妻就接到了醫院通知,重返工作崗位。此時,連云公安分局組建疫情防控應急處突隊,陳西廣主動報名參加。“我是一名共產...
“愛心媽媽”用愛守護“折翼的天使” 2020-01-16
1月15日上午9時許,記者驅車沿著港城大道來到市開發區天山路,拐進一條小巷,百米開外便是連云區博愛康復中心。走進該中心,世界在這里仿佛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沒有了大街上的喧囂和
“愿生活像水晶球一樣圓滿” 2020-01-14
一到東海縣曲陽鄉薛埠村,只見熙熙攘攘的村民們不懼室外低溫,有的在購買各類水晶原石,有的在裝車外運水晶制品。村民宋大石,正和7名工友聚精會神地打磨著一個凈重11.678噸的粉色水晶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