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意成
“那只祖?zhèn)鞯睦乡姀娜葑栽诘卮蚱饋恚路鸱e蓄了半天的時間,等夜深人靜,搬出來一一細數(shù):‘當、當、當、當、當、當’響了六下。六點鐘是五個鐘頭以前,那時候鴻漸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勸她別再為昨天的事弄得夫婦不歡;那時候,柔嘉在家里等鴻漸回來吃晚飯,希望他會跟姑母和好,到她廠里做事。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于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這是《圍城》結尾最后一段,小說在這里落幕。合上書,讀者很容易順著慣性在內(nèi)心猜測一番:鴻漸和柔嘉會繼續(xù)在圍城中磕磕絆絆盡力維系經(jīng)營他們的婚姻,還是會彼此心灰意冷干脆沖破圍城分道揚鑣?可是作者不肯接著寫,讀者也只好嘆口氣,并且深深心里曉得:分手也罷,和好也罷,都算不得稀奇,無需一定追問個結果出來。
遲到的鐘聲響起,作者說鐘聲中包含著諷刺。見慣了人間的分分合合,見慣了上一秒你儂我儂恩愛無比,下一秒爭吵打罵不共戴天,或者反過來。從一個冷靜的旁觀者的視角,很難不覺得像是在演戲,而且是一出鬧劇。就像我們看到,明星舉辦奢華盛大的婚禮,恨不能讓全世界的人羨慕他們了不起的愛情,可是轉眼上演離婚大戰(zhàn),相互揭短,巴不得讓全世界的人看到對方的“丑惡面目”。明星如此,普通人的結合除了沒有這般奢華耀眼,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些“永結同心”“海枯石爛”“地老天荒”“生死不渝”的誓言,最后還不都被忘到腦后,隨風而散,好像從來未曾被說出。這樣的劇情一再上演,偏偏人們還是爭先恐后上臺,爭當主演,認真投入,自我感覺良好。鐘聲雖遲到,可也“從不缺席”。這臺老鐘豈止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還是有著上帝視角的時間使者,劇中人轉瞬忘記的劇情,它一一看在眼里。
可是,包含諷刺的,又同時包含著真切的感傷。每一個人,明星也好,普通人也好,在說出誓言的剎那,在牽手親吻的剎那,又有誰不是真心向往著永恒,期待時間綻放出玫瑰,永不凋謝?上一秒的恩愛并非真的演戲。還有,“那時候鴻漸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那時候,柔嘉在家里等鴻漸回來吃晚飯,希望他會跟姑母和好”……不只是“人生若只如初見”,還有很多這樣的“那時候”,人們想要結束分歧,不再爭吵,放下怨懟,“蓄心和好”。人們懷著情真意切的愿望,希望留住昔日的美好,希望未來彼此依然靠近。但結果呢,總是為這樣那樣的原因,這些情真意切的愿望一一落了空,“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是并不想接受卻又不能不接受的結局,伴隨著溫熱的淚水。淚水意味真實的傷痛。
時間悠悠流淌,卻又從來一成不變,一分一秒不曾被增減與折損。人們卻在其中改變了模樣,變得面目全非,變得荒腔走板。是人性中的自私、短視、膚淺、虛榮和善變,讓人們不知不覺地改變,親手將玫瑰變成荊棘。但所有關于人類情感的故事都有著相似的劇情,和往往并不令人愉快的結局,只能說,人性中的自私、短視、膚淺、虛榮和善變是如此遍在。
在永恒的時間面前,人只能抓住剎那的當下。把當下當作永恒,會變成諷刺; 期待當下成為永恒,只是人性普通的一面。失敗的努力,所以引起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