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誦詩
秦山島有海上奇觀,蜿蜒十多里的神路,漲潮時,若游龍戲水;落潮后,如殘虹隱現。鋪滿神路的是五顏六色的七彩石。
赤橙黃綠青藍紫,大海這能工巧匠,把這些顏色皴染在大大小小的鵝卵石上,滄海桑田,也不知經過多少日月,經歷多少次沖洗、著色,才淬煉成這些繽紛多彩的靈石。
去秦山島,落潮時,我喜歡在神路上逡巡,小心翼翼,生怕踩疼了七彩靈石。我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出這些神奇的石頭。感動之余,我拾起一枚七彩石慢慢欣賞,此時神路兩邊的大海風平浪靜,只只海鷗在藍天下自由自在地飛翔,一艘游艇靜靜地停泊在秦山島碼頭旁,似乎一切都歸于平靜。但我仿佛看到波浪澎湃、驚濤裂空,執著沖刷神路上的鵝卵石,讓它們染上時間的顏色,留下永恒的記憶。
一枚青黑色的鵝卵石就在眼前,臥在神路邊的亂石之中,濕漉漉、滑溜溜,很可愛,籃球大小,幾片殘缺不全的白色貝殼緊附其上,還有四五個幽幽的窟窿,有一種神秘感。我越看越喜歡,不忍離開這枚鵝卵石。我把它抱起來,也不是太沉,裝進隨身帶來的帆布袋內,坐船帶回家中,放在書桌上。
一日,要練書法,一看水寫布上,洇出了斑斑點點。真奇怪,哪來的水?仔細查看,原來是從鵝卵石窟窿里噴出來的。我順著一個大一點的窟窿朝里看,鵝卵石里面是空的,有限的空間,一條小海魚臥在里面不多的海水中,不時撲騰幾下,濺出幾滴水珠,落在練書法的水寫布上。
原來如此!真是奇遇,神奇的鵝卵石中,有一條石中魚。
雖然我喜歡,但不敢怠慢,我帶著這枚靈石,又坐船來到秦山島,來到神路深處,把它安放在神路邊的海水里,回歸大海,讓大海繼續養活石中魚。不能在我的手上,委屈了石中魚。
?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朱蕓玫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