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洪德
閑暇時光,我總會不經意間望向對面那幢樓的窗戶。被褥、衣服、香腸……這些晾曬的物件,宛如一幅幅別樣的風景畫,悄然進入我的視野。看得多了,我發現這些風景畫背后,藏著一個個家庭的故事,透露出濃濃的煙火氣息,為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生動與溫情。
對面五樓西邊戶,一年里大多時候窗戶冷冷清清,只有中秋和過年那幾天,晚上亮起燈、白天打開窗。顯然,這戶人家舉家在外地工作,只有節假日才能回家。每逢屋主人到家前幾天,窗口總會出現一位老人。他每天早早地把被褥曬滿窗戶,下午一點左右翻曬,傍晚太陽未落山就及時收回。翻曬和收回時,老人總會用那雙大手熟練拍打被褥,讓它更加蓬松柔軟。有時還能聽見老人大聲打電話:“明天我們這里有雨,你們到車站,我讓小龍開車去接你們,幸虧這幾天把你們床上那一套被褥曬好。”“好嘞,爺爺奶奶給你兩個大紅包,又做了冰糖葫蘆……”原來,老人是在為兒子一家曬被褥,準備過年事宜。那曬進被子里的,是對孩子們的期盼與想念,更是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和一家團圓的幸福感。
住在這家人樓下的,是一對新人。去年元旦,窗戶上貼起大紅喜字,小伙子張燈結彩娶回了俏姑娘。此后,窗戶上常曬著大紅被子、毯子、枕頭、靴子……午飯后,陽光灑在大紅被子上,小夫妻站在窗前,小伙子用力翻曬,大紅花被在微風中展開,鮮艷奪目;妻子不時撫平被子上的皺痕,眼神認真而柔情,輕拍被子,灰塵在陽光中飛舞,那是他們充滿煙火氣的小幸福。今年過年后,窗戶上的風景變了,嬰兒用品成了主角:嬰兒尿布、圍脖、罩衫、小衣服、小被褥……看著這些小東西隨風擺動,仿佛能看到小寶寶穿上它們,在媽媽懷里手舞足蹈、咿呀學語的可愛模樣,溫馨與希望的氣息在空氣中彌漫。
三樓的東邊戶,也有別樣的風景。多數時候,先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奶奶,在陽光明媚的日子早早起身,把家中的被褥、腌制的蘿卜干、香腸等一一搬出晾曬。她動作或許遲緩,但眼神滿是對生活的熱愛。傍晚,她的老伴會像她早上搬出來一樣,把帶著陽光味道的寶貝一一搬回屋里。每件寶貝背后,都藏著家庭的故事,一段平凡卻珍貴的生活片段。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被褥全是花棉被,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外婆家的日子。陽光燦爛的午飯后,外婆總會把棉被抱到谷場草垛上晾曬。我像小尾巴一樣跟著她,看著棉被漸漸蓬松,忍不住嬉笑玩耍,還躲進被子里和外婆捉迷藏。我在草垛間奔跑,聞著陽光、麥草、棉花的氣味,還有外婆溫暖的笑容,這些都深深刻在我的記憶深處。如今,再次看到對面兩位老人家曬在窗戶上的花棉被,那些美好時光如晚潮漲起,漫上心頭,讓我在為生活奔波的疲憊中尋得片刻寧靜與慰藉。
窗外這些看似平凡的風景,實則是生活的真實寫照。每一個晾曬的物件,每一次翻曬的動作,每一句溫暖的話語,都承載著家庭的溫暖、親情的牽掛和對生活的熱愛。它們讓我明白,生活或許平淡,但只要有愛,有家人的陪伴,就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與滿足。
?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朱蕓玫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