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宗嘉) 今年第8號臺風“竹節草”來勢洶洶,預計將給連云港海區帶來9至10級陣風及強降雨。面對嚴峻考驗,連云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聞“汛”而動,提前拉響防御警報,各項防臺防澇工作高效有序推進,全力守護城市安全度汛與市民生命財產安全。
預警前置守防線 工地安全無死角
臺風未至,預警先行。連云區住建局第一時間通過多渠道向全區建筑工地發布強臺風預警,要求各項目加固臨時設施、排查起重機械及腳手架安全,暫停高處與室外危險作業。同時,組織監督隊伍奔赴一線開展密集巡查,7月30日至31日,已完成12處在建項目檢查,重點督促管理人員在崗履職,嚴格落實臺風天安全防范與應急值守要求,確保建筑工地安全“無死角”。
清淤疏堵強基礎 科技賦能管澇情
安全度汛,關鍵在未雨綢繆。進入汛期后,連云區住建局緊盯城區排水“毛細血管”,全力清淤疏堵,強化源頭治理:海棠路、平山路、中華西路、院前路4處關鍵下穿通道的雨水泵站完成全面檢修,設備運行良好,隨時待命抽排積水;累計疏通城區主干道雨水管道26公里,清理雨水井約2500個,更換破損井蓋近200處,保障雨水排放暢通;6月份,在紅黃藍分級管理的8處重點易澇區域(含4處下穿通道及溪云山路、中山路與云宿路交叉口、隴海鐵路博物館、瀚海路),安裝“實時電子水尺”精準監測降雨量,實現澇情數字化管理,同時這些區域的視頻監控已接入區防汛指揮中心,便于工作人員遠程實時掌握現場情況。
精準治理解痛點 應急保障筑底線
針對歷年易澇“痛點”區域,連云區住建局精準施策:今年5月,在平山北路與琴海路、瀚海路交叉口及公營莊路(海州生活廣場附近)3處易澇點,新建196米雨水管道,并對周邊2.3公里管道進行徹底疏通,有效提升區域排水能力;對近期發現的映象山海、隴海鐵路博物館等點位積水問題,迅速組織疏通管道100米,清理雨水設施9處,補充安裝100個防墜網,守護市民“腳下安全”。
應急保障方面,連云區住建局防汛應急搶險隊伍日夜巡查防汛設施,確保汛期泵站管網正常運轉,極端天氣下易澇點得到“專屬守護”。目前,1000只編織袋、15個應急防爆燈、2臺應急搶險高桿燈、6臺發電機組、8臺搶險車輛、7臺排水泵等物資儲備充足,為應對險情提供堅實支撐。
下一步,連云區將持續加大在建工程排查頻次,嚴查排澇設施及危舊房應急預案落實情況;及時補充更新防汛物資,調試維護設備,強化應急隊伍培訓演練;嚴格執行汛期值班值守制度,領導干部帶頭值守,用責任與擔當筑牢防汛“安全網”,全力保障城區安全度汛,守護一方百姓平安。
?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徐蕾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