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滌蕩心靈的集中學習,一場場賡續精神的黨史宣講,一件件飽含深情的民生實事,一張張砥礪奮進的發展答卷……去年以來,我市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緊緊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總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六重抓、三深悟、兩力行”重點任務,以“新春第一會”全市作風建設推進大會、“雷鋒車港城紅”系列主題活動等形式高規格預熱、高質量開篇,引領推動全市104家參學單位、1.39萬個基層黨組織、1100余名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27.6萬名黨員學習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通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全市上下黨風政風為之一新,干部面貌為之一振,發展活力再上新階,一些創新做法也得到首肯——為“一老一小”辦實事經驗做法在中央學教辦實踐組來蘇調研座談會上交流發言;省委第五巡回指導組6次來連實地指導,對我市“一月一主題,每月讀書班”、石梁河水庫生態環境整治、成立為民辦實事群眾評議團等經驗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彰顯了我市黨史學習教育開展的高光時刻和厚重格局。
以上率下 一抓到底
高位推動中感悟思想偉力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猶如出征的號令,拉開黨史學習教育的大幕。我市積極研究部署,精心組織、強力推動,第一時間召開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此間,我市既突出“關鍵少數”,又抓實“絕大多數”,既抓重點,又抓難點,推動全市上下每個支部、每名黨員都參與進來、行動起來。同時充分發揮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示范帶頭作用,推動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形成以上率下、一抓到底的生動局面。
為使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市委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市委主要領導掛帥,并成立領導小組辦公室,內設5個工作組,抽調專人集中辦公,通力配合、各盡其責,構建起高效運轉的領導指揮體系,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此外還針對全市104家參學單位特點,組建12個巡回指導組按類別、分領域指導全市面上工作,特別明確專門指導組負責對離退休老黨員、流動黨員以及“兩新”組織黨組織的指導,有力強化分類指導的針對性、有效性。
我市還充分發揮各級黨委(黨組)和基層支部主體作用,以高效有力的工作體系,推動將各個領域、各條戰線、各個單位的黨員緊密聯系起來、有效組織起來,做到人人參與、個個覆蓋。我市構建市縣鄉三級聯動組織體系,督促所有支部抓好黨史學習教育,推動支部制定黨史學習教育計劃,細化標準要求,以抽查、訪談等方式,常態開展“四不兩直”暗訪,督促各級支部對標落實工作。同時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均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支部專題組織生活會,各級黨組織累計查擺問題6811個、制定整改措施5046個……
“合力抓、抓合力”,這是我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特征——我市堅持“嚴”字當頭、“實”字托底,以好的作風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在此理念指導下,市委常委會制定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方案,確定帶頭先學深學,在學黨史上作表率;帶頭深調研厚植根,在悟思想上作表率;帶頭解民憂暖民心,在辦實事上作表率;帶頭打頭陣樹榜樣,在開新局上作表率“四帶頭四表率”目標,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此間,我市始終聚焦感悟思想偉力的首要任務,重抓集中專題學習;市委常委會率先垂范,以“一月一主題、每月讀書班”為抓手,通過領學自學、聆聽專家授課以及集體觀看導讀視頻等方式,先后組織開展集中學習22次。舉辦“學悟結合做示范、實干力行當表率”輪訓班,分5期對全市縣處級領導干部進行全脫產、全員化集中輪訓;開展“百名書記講黨課”活動,各級巡回指導組同步跟進,累計開展專題黨課1200余場、33.6萬余人次參學。
線上線下 雙管齊下
矢志創新中激發黨史活力
“有了有聲圖書館,手機掃一掃就能學黨史,太方便了!”市民王女士感慨地說。去年以來,我市在全市農家書屋、醫院、影院等公共服務場所,建設了黨史學習教育“有聲圖書館”等便民閱讀設施。實際上,我市始終立足于激活黨史資源的活力,堅持線上線下同頻共振,不斷創新方式、豐富載體,引導廣大黨員提升學的興趣、激發學的自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飛入尋常百姓家”。
期間,我市深入人心加強精準謀劃,統籌各類宣講力量,廣泛開展分眾化、精準化宣講;同時還組建機關、縣區和企業、青少年3個宣講分團,區分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對象,按專題、分領域展開宣講,靶向講解、精準滴灌,提升專題宣講吸引力感染力。我市還構建“1+9+X”宣講體系,圍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市委成立1個宣講團,9個縣區、功能板塊分別成立縣級宣講團,全市各級行業部門結合實際成立各自宣講團,制定規范性PPT宣講模板,開展集中宣講活動150余場次。
借力公共資源,打造“身邊課堂”,也是我市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創新舉措。去年,我市將市區20路公交車打造成“紅色黨史流動課堂”,并遴選13名黨員駕駛員作為黨史宣講員;還用好“兩中心一平臺”,開展宣講活動930余場,示范引領各群團組織開展勞模工匠大講堂、“百年黨史青春說”等特色宣講活動3200余場。推動“百姓名嘴”“青年講師團”“巾幗講師團”等廣泛開展基層宣講活動,累計組織宣講1183場次,覆蓋15萬余人次。此外還針對流動黨員、“兩新”組織黨員等,策劃開展駐外流動黨組織送學活動等。
全市各單位部門也紛紛結合各自優勢,積極用好各類宣傳宣講載體,形成強大輿論聲勢——“村村通”大喇叭、車站廣播、本地電臺等,成為播放紅色故事的有效載體;各類宣講人員也采取錄制“微黨課”“微案例”音視頻、直播講黨課等形式,推動“理”上網來;我市還發揮好黨史學習教育官網、“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等線上學習資源優勢,組織各級黨組織創新開展網上學習會、網上黨課、網上宣講等活動,采取線上打卡、簽到等形式,引導黨員干部黨史學習教育不斷線。
聚焦難題 傾聽心聲
實干篤行中彰顯“人民至上”
累計辦理群眾訴求89.7萬件,群眾滿意率96.56%。這是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所取得的實干業績。黨史學習教育期間,我市不斷學史力行,深度融合推進“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辦好民生實事中彰顯了“人民至上”。
“辦什么”“怎么辦”,這是我市在推進學史力行過程中所立足的兩個實干方針。為此,我市堅持向群眾問需、向群眾問計,切實找準辦好群眾最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通過深入開展“萬名黨員走千村(社區)訪萬戶”活動,組織廣大黨員深入全市1428個村、277個社區問需問計,累計收集問題9558條,解決困難事項5600余項。同時結合“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以“深扎根、大排查、抓落實、解難題”為重點,組織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圍繞民生領域突出問題進行再排查、再梳理,形成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
我市還用好“12345”熱線平臺,收集群眾意見,解決群眾困難,市委書記先后150余次進行批示,有力推動全市上下把民生實事辦好辦實辦到位。我市還精細組織推進,著眼企業、群眾需求,聚焦“一老一小”等重點群體領域,堅持靈活方式、創新方法,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地落實。比如市委常委會帶頭制定27件市級層面辦實事清單項目,市委常委每人領辦1至2項民生實事項目,示范帶動104家參學單位列出實事項目1217個……
抓好志愿服務,也是助力黨史學習教育的關鍵之舉。黨史學習教育期間,我市組織實施“雷鋒車 港城紅”全社會志愿服務行動,依托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4家中心、86個所、1390個站,制定并推進374項具體服務事項。各地各單位積極開展“幸福來敲門”“公益大食堂”“紅色代辦”等特色活動,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等。
“硬件環境很棒,希望在規范收費管理等軟件環境方面也多下功夫。”日前,“我為群眾辦實事”群眾評議團開展了第一次評議活動。為確保實事辦到群眾心里去,我市堅持過程向群眾公開、成效由群眾檢驗,由此建立“五公開一評價”閉環機制,并在全省率先組建“群眾評議團”,通過“聽民聲、解民憂、答民意、知民心”等環節,對市級項目清單中重點民生實事項目開展評議。目前,市縣累計組織53次群眾評議團,抽選“兩代表一委員”621人次,群眾代表912人次,對63家單位“我為群眾辦實事”總體情況和118項重點民生實事項目開展評議,累計提出意見建議347條,總體情況滿意率99%。
百年黨史礪初心,千秋偉業再起程。下一步,我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全面總結、及時鞏固黨史學習教育經驗做法,引導全市廣大黨員干部以昂揚向上的奮進姿態邁步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早日實現連云港新時代“后發先至”、建設“強富美高”新港城作出更大貢獻。(□ 張晨晨)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