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蘇各地高校深入開展2025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充分挖掘就業機會、推進校企供需精準對接,助力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職”等你來,才聚江蘇。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促進充分就業、提高就業質量”。 2025 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新高,達 1222萬人。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各地積極行動,穩崗擴崗,強化政策支撐,助力畢業生就業創業,讓更多人能就業、好就業、就好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江蘇立足本地實際,充分發揮優勢,通過江南大學舉行專場招聘會,南京大學、常州工學院等高校密集舉辦春季大型雙選會,將學生就業意向與企業需求相匹配,奮力書寫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江蘇答卷”。
就業,是一場供給與需求的“雙向奔赴”,需要精準匹配畢業生與企業。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高校要發揮紐帶和橋梁的作用,搭建好線上和線下溝通平臺,促進企業和畢業生的精準對接,提升畢業生就業效率。從畢業生的生源地、就業意向區域,到企業的薪資待遇、人才培養、專業需求等信息,打破企業和畢業生之間的信息壁壘,方能讓畢業生來到招聘會現場精準到達意向企業,有效避免企業“招工難”和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兩難問題,讓畢業生和企業煥發新的活力。
樹立正確就業觀念,打開就業的新天地。面對當前就業形勢,高校畢業生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有利于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拓展就業成才渠道,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因此,各地在開設高校畢業生服務專區,傳遞最新創業就業政策資訊中,加強就業指導,從職業規劃、挖掘優勢特長、就業服務、就業見習等,引導畢業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優勢,也看到自己的短板,找準自己的定位,主動投身職場,方能更快地走上適合的崗位,打開就業新天地,用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補齊知識技能短板,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一技在手,工作無憂。畢業生要更快速地走上崗位,增強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就需要不斷彌補自己的短板不足,也要通過職業教育與市場、產業緊密對接,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能夠更好地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實現穩就業、保民生。教育部近日啟動2025屆高校畢業生“春季促就業攻堅行動”。3月至4月,各地各高校將組織開展“千校萬企供需對接會”及招聘會;啟動實施高校學生就業能力提升“雙千”計劃,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顯然,加強技能培訓,提升畢業生的專業能力、就業能力,能夠更好地實現培養一人、就業一人、致富一家。
就業,一頭連著萬家燈火,一頭系著經濟大局。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要瞄準目標,發揮政策合力,挖掘崗位空間,著力穩住就業大盤,筑牢民生之本,讓發展更有溫度、民生福祉更有質感,夯實幸福之基。(李茜)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