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21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超過5700萬戶,占企業總量的92.3%。一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197.9萬戶,同比增長7.1%,超過過去三年平均增速。(4月21日新華網)
面對錯綜復雜的內外部環境,民營企業“茁壯成長”,民營經濟“枝繁葉茂”,這是社會創業熱情高漲、創新活力充沛的具體體現,是經濟高質量發展“脈動”強勁的有力注腳,也是持之以恒優化營商環境、以更豐沛“陽光雨露”滋潤的結果。
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貢獻50%以上稅收、60%以上GDP、70%以上技術創新、80%以上城鎮就業、90%以上企業數量……長期以來,民營經濟占據國內生產總值半壁江山,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價值和貢獻,已被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成就所證明,在推動發展、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和擴大開放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長久之策。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圍繞促進民間投資、推進公平準入、加強金融支持、強化法治保障等方面,黨和政府出臺一系列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改革舉措,增強了民營企業敢闖敢拼的勇氣和底氣,為民營經濟走向更加廣闊舞臺注入了信心和動力。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能變,也不會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一視同仁對待各種所有制企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能缺少。民營經濟迎難而進、量質齊升,得益于政策利好持續給力,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提供了高質量發展可靠保障。“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的共識日益增強、行動越發給力,各地各部門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細化政策舉措,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放心干事、安心發展,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聚焦實業做精主業,民營企業向“新”而行,推動科技創新實現自立自強。一季度,全國新設“四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經濟民營企業83.6萬戶,占同期新設民營企業總量的四成以上,同比增長1.4%。截至3月底,我國“四新”經濟民營企業共2267.8萬戶,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從新能源汽車實現換道超車到《黑神話:悟空》、DeepSeek接力海外“出圈”,再到人形機器人亮相春晚……通過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轉型和全球化布局,民營企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正迸發出強勁的創新活力。
營商“軟”環境更好助力,鍛造民企發展“硬”實力。進一步破除民營企業市場準入門檻,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民營企業公平開放,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兩新”……以更充分的“陽光雨露”換取民營經濟的“更茁壯成長”,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高譚)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