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書買了很多,也按照網上說的閱讀方法嘗試過,但孩子就是閱讀慢。”近日,居民喬珊女士對此問題非常煩惱。閱讀使孩子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得到發展,它也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年來,家長為了培養孩子閱讀興趣,有的給孩子購買大量書籍,有的讓孩子參加閱讀課堂,還有的用設定閱讀存折的方法,但部分孩子的閱讀量和閱讀速度卻沒有增長。近日,本報“社區圓桌會議”欄目走進新東街道東風社區,邀請家長、社區工作人員和專家就此問題進行座談交流,且看各方觀點。
家長觀點
規定閱讀任務提高閱讀量
家長樊萱說:“孩子上了小學以后,我規定他每天繪本類書籍看三本,帶拼音類書籍一天看至少30頁,文學名著看一章節。剛開始實行計劃的時候確實有難度,孩子不愿意讀,后來在不斷的堅持中,他也找到了快樂,現在每天到家按時完成閱讀計劃,自己也開始制訂閱讀計劃。”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很多家長用記錄閱讀存折的方式鼓勵孩子閱讀。孩子每讀完一本書就把書名記錄在閱讀存折上,這些讀過的書最后換算成積分或者獎勵。“我家孩子的存折已經積攢到第二本了,期間她只兌換過一次獎品。”居民李淑華說。對于提高孩子閱讀量和閱讀速度方面,她表示贊成每天給孩子定量閱讀,并采用閱讀存折的方式。
孩子現階段只要會認字就行
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只要學會認字,把學習學好就可以了,至于閱讀量和閱讀速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就會閱讀了。
宋天宇的孩子今年9歲了,每天除了學習、完成作業,其余的時間都奔波在美術、音樂、下棋等培訓班中,宋天宇說:“遇到休息時間,孩子在家就看電視,他很少看書,有時候看其他孩子看課外書,我們也給他買了幾本,但他從來不看。時間長了,我們對他就沒有要求了,只要認識字,考試成績不錯就可以了。”
據悉,還有些家長把閱讀當成了任務要求孩子去完成,導致孩子對閱讀產生一種“讀書是我每天需要完成的作業”,在這樣的心理作用下,孩子難以體會到閱讀的快樂。
讓孩子在閱讀中感受快樂
“孩子小時候,每到周末我就帶她去圖書館借書,然后陪著她一起讀,多年的堅持,讓她愛上閱讀,每天的愛好就是閱讀。”家長李曉冉告訴記者。小時候孩子識字量少,她帶著孩子從讀繪本開始,她先將繪本的大意講一遍,然后再帶著孩子逐字逐句精讀,全部讀完她還會讓孩子復述一遍故事的內容,最后她會把故事所要表達的人生道理講給孩子聽。
她也表示,剛開始制訂閱讀計劃時,也遇到過坎坷,孩子在閱讀過程中表現出復述故事沒自信,不想閱讀等,但她依然耐心地堅持,一年時間,孩子的識字量增大,慢慢對閱讀產生興趣,第二年,每天下班的親子閱讀時間孩子已經可以讀書給她聽了,現在孩子完全可以自主閱讀她喜愛的書籍。
社區觀點
讓孩子有自己的閱讀區
“我們社區在活動室里建立了讀書角,這里有文學名著、有兒童書籍,平時有少部分孩子們下午放學會來到讀書角借閱書籍。”新東街道東風社區黨委書記宋秋菊說。在這個讀書角里,她發現孩子們都能認真安靜地看書。所以想提升孩子的閱讀量,她建議家長可以在家中創建一個讀書角,在讀書角里放置孩子隨手可拿的書籍,在這個小天地里,孩子可以放松身心,安安靜靜閱讀,時間久了,他們就會把讀書當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
她還表示,親子閱讀也可以有效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助于幫助孩子提升閱讀量和閱讀速度。據悉,街道和社區定期會舉辦親子閱讀活動,每期都有不少家庭參與,他們在親子閱讀中收獲了快樂。宋秋菊建議家長們每天抽出半小時與孩子一起閱讀,在親子閱讀中感受親情,體會快樂,養成閱讀習慣,體驗閱讀的魅力。
專家觀點
提高閱讀能力還需循序漸進
“孩子閱讀的時候,要注意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書,不要讓孩子一開始就看比較深奧的書,要學會循序漸進,先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這樣孩子才能有學習的主動性。”長期從事少兒圖書工作的少兒圖書館外借部主任譚欣認為,如果家長想要幫助孩子增加閱讀量,應該首先制訂有效的閱讀計劃,讓孩子堅持閱讀,這樣才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量也會隨著日積月累增加上來。
隨著現在閱讀氛圍濃厚,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閱讀培養,少兒圖書館每年新增小讀者也不少,每年新辦借書證近千個。在近年來的少兒圖書館的借還書記錄中,9歲的薛皓文借書最多,記錄顯示,他4~7天要借4本書籍,從繪本書籍到文學書籍,涉獵非常廣泛。當然,想要讓孩子愛上閱讀,家長從小就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不要覺得孩子年齡小,就忽視了閱讀。孩子年齡小,可以看適合他這個年齡段的書籍。讀書是一種好的習慣,應該從小就堅持。
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量和閱讀速度呢?她表示,家長要鼓勵孩子大聲朗讀出來,對于課本中選擇的文章,要讓孩子大聲朗讀,這樣能感受文章的美。在課外閱讀中,要先掌握故事情節,然后默讀一遍,遇到好詞好句積累起來,體會書中的精華,找出書中的問題。最后反復讀兩遍,對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有一個系統的了解,明白書中要表述的道理。家長要規定孩子在某個時間段閱讀多少本書籍,然后幫助孩子一起完成閱讀目標,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讓孩子了解并有效閱讀。
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個別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在閱讀上,量少并且不愿意閱讀,譚欣表示,有些孩子遇到生詞不知道什么意思,就無法理解書中所要表達的意思,這就要求父母先要教孩子查字典和詞典。而且在生活中多給孩子講故事,給孩子講故事的同時耐心講故事要表達的意思是什么,這樣孩子的理解能力會慢慢提高。對閱讀量不大的孩子,家長先不要去要求孩子的閱讀速度和閱讀量,先從讓孩子看懂一篇文章開始,再逐漸遞增。對于不愛閱讀的孩子,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挑選一些他們喜歡的繪本,繪本是各個年齡階段都可以閱讀的,色彩的感染力和繪本形式的多樣性,總有一款能夠抓住孩子的閱讀心理。
還有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從小就給他們準備各類書籍。但他們發現盡管孩子每次捧起書都看得非常認真,但是閱讀速度卻上不去。想讓孩子在閱讀時能做到流利順暢,家長切記不要操之過急。要先讓孩子認識高頻詞匯,然后多鼓勵孩子閱讀,尤其是多讀一些符合自己的認知能力的書籍,并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書籍,然后反復閱讀。(記 者 武 娜 通訊員 陳怡璇)
?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