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奮進新港城 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舉行“文化強市”專場。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文藝戰線堅持以文鑄魂、以文化人,精神文化產品供給持續優化擴大,文化產業發展蹄疾步穩,公共文化服務不斷走深走實,為加快新時代“后發先至”提供了強大文化支撐和精神力量。
文化產業漸大漸強
?東海水晶產品、傳統非遺技藝、精品旅游線路、西游文創商品、地方特色美食、文旅融合演藝……日前,第四屆大運河博覽會運河城市精品展開幕,我市30余家文旅單位、100余種文旅產品參與了特色展出,在充分彰顯我市文旅豐富業態的同時,也彰顯了我市特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是促進全市文化產業保持活力的基礎。”據市文改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直以來,我市積極探索建立文旅融合協同推進機制,實施項目化推進、領導掛牌督辦等舉措,推進文化旅游、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等。在此基礎上,我市已經建成1個市級“文化+”融合發展服務平臺和3個縣(區)級服務平臺,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37.49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155.58億元,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2012年2.34%提升到2021年4.17%。我市還創新推出“貼息券”“打樣券”“服務券”,共為近200家文化企業提供“連文貸”貼息貸款2億余元。
文藝事業興旺興盛
?“我市打造了一批叫得響、傳得開的文藝佳作,交出了一份響當當的成績單。”市委宣傳部文藝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呂劇《英雄之銘》、紀錄片《家·島·國》、廣播劇《逐夢東方大港》等多件作品獲省“五個一工程”獎;淮海戲《辣媽犟爸》、話劇《守望者》、報告文學《先生方敬》等作品榮獲省紫金山文學獎等重要獎項。電影《水晶女孩》獲圣地亞哥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榮譽獎;《幸福的小滿》在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展映;舞蹈《二妮》獲得全國舞蹈最高獎荷花獎十佳作品。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科學的體制機制的保障。”市委宣傳部文藝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持續加強文藝人才培育,充分激發我市文藝人才的創作激情,我市出臺了《“花果山文化獎”評獎辦法》《重大文藝成果獎勵辦法》等系列文件;成功組織9屆市重點文藝創作項目評選,逐步形成了“資源共享、聯合協作、借力發展”的文藝生產新方式。
公共服務惠民利民
“服務想到位,陣地得夯實。”市文廣旅局公共服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已先后建成市圖書館新館等一批公共文化場館,全面提升10家市縣(區)文化館、圖書館功能,打造CATC市民文藝中心、圖書館分館、城市書房、小鎮書房等一批全新的市民文化生活新空間,市“六館一中心”、縣“三館”、區“兩館”全面達標,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3880.31平方米。舉辦“花果山讀書節”“農民讀書節”,培育“耕讀傳家”“彩虹島”等一批省級十佳閱讀組織和項目,居民綜合閱讀率持續攀升。
?不斷升級基層文化服務,也是均衡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重要舉措。在相關部門和單位的不斷努力下,當前,我市已基本形成城市“10分鐘文化圈”“15分鐘非遺展示圈”“十里文化圈”。此外,我市還定期舉辦廣場文化活動、社區藝術節、農民藝術節、非遺展演等文化活動,年均組織開展惠民展演展覽展映活動2萬余場次、送戲下鄉1200余場次,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的便捷性、舒適性和體驗感。(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孫 婧 馮秋瑞 高陽)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