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明興 樊寶聲)品牌崛起引領風潮,科研升級積蓄動能,連云港市工業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市工投集團”)以十年磨一劍的堅韌,繪就一幅產業蝶變的壯麗畫卷。
成立十年來,市工投集團始終堅持“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企業轉型發展的引領作用,聚焦傳統產業提檔升級、優勢產業鏈強鏈擴規、新興產業加快布局,以科技創新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品牌驅動
培育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與品牌建設密不可分,品牌力量與新質生產力的結合,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十年來,市工投集團著力打造“工投系”產業品牌,構建高質量發展格局。
新材料領域,打造差異化品牌。奧神氨綸產品在抗菌、除臭、易著色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取得突破;悍德維UD布產品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甲綸聚酰亞胺全球首創“干法紡”,并建設全球首條千噸級干法紡聚酰亞胺纖維生產線。
新能源領域,圍繞“五端”產業布局,積極推進風光氫儲電網匯7類新能源項目,建設新能源電池關鍵材料產業鏈,致力于成為單體金屬鈷產量世界第一、金屬鎳產量國內第二的企業。
農鹽漁業領域,依托大健康理念,創新開發了“鹽田玉”大米、“雪花鹽”高檔調味品等品牌,并利用“漁光互補”模式探索養殖產業化路徑,構建國家級現代養殖示范及淡水養殖環境保護示范基地。
科技創新
贏得發展主動權
技術創新是企業的命根子。十年來,市工投集團不斷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贏得發展主動權。
聚焦科創平臺建設。投資3億元建成的國家級碳纖維復合材料試驗公共服務平臺,擁有15條中試線和18個專業實驗室;通過31個項目50余個標準測試擴項;建設國家博士后工作站及多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
奏響產學研合作“三重奏”。與山東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高校院所開展合作,共同推進科技創新研發;通過外引內聯、協同集成,成功研發碳纖維預浸料、碳布等復合材料制品制備技術,推進SPU項目、熱塑性材料等多個產業化項目落地。
打造高能級科創孵化園區。位于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的連云港國際醫藥創新產業園,成為國際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創新要素集聚區、產業化承接地;美多利科創園已累計孵化創業實體39家,獲江蘇省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國家火炬中心等資質認證。
厚植“沃土”
芝麻開花節節高
推動高質量發展,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十年來,市工投集團在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同時,大力引進培養各類人才,全力推進科技創新。
科創引領出成效。4家企業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企業獲評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旗下控股企業承擔了160余項國家、省、市等各類科技項目,獲得各類科技創新獎10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二等獎;擁有授權專利217件,其中發明專利70件,研發新產品38個、新工藝27項。
轉型發展增質效。“兩化融合”和“智改數轉網聯”方面,成為首批“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2個企業獲得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信部認定;分別獲得1家智能化工廠,2個智能化生產車間,1個五星級、2個四星級、3個三星級的江蘇省“星級上云企業”。
人才培養續動能。構建人才培養新生態,博士后工作站先后引入3名博士開展科研工作;先后培養雙創人才3人、江蘇省333人才6人次,連云港市521各類高層次人才21人,獲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創新領軍人物等10余人。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