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迅 通訊員 李丹 張欣宇)昨日,筆者從海州區科技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26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635家,均創歷史新高。這一系列亮眼數據,是海州區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結出的碩果。
今年以來,海州區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產學研深度融合、科創平臺建設等重點領域持續發力,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高企培育成效顯著,創新主體活力迸發。今年以來,海州區通過建立區級高企培育庫和預審機制,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顯著提升了高企申報成功率。在市科技局近日公示的《連云港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2025年度第一批入庫企業名單》中,海州區49家企業成功入選,數量位列全市第一。 其中,連云港市數字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區域數字化轉型的代表企業,擁有17件軟件著作權和2件數據知識產權登記證書,其核心項目“悟空智算”獲得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授牌,成為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工業智算基地(華東)經濟聚集區區域節點。
產學研融合深化,科技合作提質增效。今年以來,海州組織產學研對接活動38場次,達成產學研合作成果134項。上個月,太湖實驗室連云港中心的最新科研成果——深遠海綠色智能技術試驗船順利完成海上航行試驗與科研試驗。在15天、2500海里的航程中,成功完成了512項試驗。測試數據顯示,其總體性能、動力電力系統等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部分關鍵性能指標超過預期。“中心自2023年揭牌以來,以‘當年揭牌、當年運行、當年產出’的速度,構建起1500噸級、500噸級試驗船和百噸無人艇組成的試驗設施群,目前,我們承擔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產業化工作穩步推進。”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連云港中心副主任刁峰說。“十四五”以來,海州區累計建成重大產業創新平臺13個,各級各類科技創新平臺總數達185個,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
在科創平臺建設中,海州區同步強化人才支撐。海州區針對正大天晴等重點企業,實施“一企一策”精準服務,鼓勵企業靶向引進“高精尖缺”人才,帶動新引進博士、高級職稱等高端人才數量持續攀升。在人才驅動下,力磁醫療獲評省級潛在獨角獸企業,聯瑞新材料等6家企業躋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行列,人才強企的發展活力充分彰顯。此外,海州區還高度重視人才引育工作,今年成功舉辦了2025年海州區科技人才產融對接會等招才引智活動,為區域科技創新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人才支撐。
海州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全區已培育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40余家。下一步,海州區將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優化創新生態,著力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為全市乃至全省科技創新發展貢獻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海州經驗”。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